(二)立足课题调研,做深前期研究。调研是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和基础。调查是否深入,研究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成败。围绕我县“十三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和重点问题,初步设想必须要有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园区发展、科教文化、文体卫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重点课题。这些课题的质量都比较高,但在题目、内涵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充实完善,既要吃透上情,将国家和省里的大政方针政策研究透;又要摸透下情,将区域发展和产业重点研究透。县发改委要抓紧列出需要调研的重大课题,各乡镇、园区和有关部门要组织最精干力量、整合最优势资源、花最大精力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确保今年9月底前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并形成成果提交会议讨论。
(三)立足规划统领,做优总体规划。在研究重点调研课题的基础上,要按照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一要科学确定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模式,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经济运行情况,认真掌握了解国家“十三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全面摸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确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工作措施等等。二要合理制定指标体系。提出指标数据时,要进行详细科学地测算,所提的指标要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在编制我县“十三五”规划时,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走出、放眼全省,确定经济、社会各方面指标,加强民生、人文、资源、环境等发展指标研究,重点突出约束性指标。各职能部门尤其是统计、发改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对指标参数要作细致论证和测算,确保指标体系科学、完善。
(四)立足细化落实,做精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分工、落实的,要切实增强专项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县结合实际情况,拟组织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多个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分别牵头完成。务必要高度重视,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专项规划要进行衔接论证,一方面规划之间要做好衔接,特别是与已有的中长期规划、上位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在空间布局、约束性指标方面避免相互冲突;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另一方面规划自身要搞好论证,要邀请权威的专家学者、高层领导为我们的规划“把关、号脉”,努力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