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钧:澄清对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误解(7)

胡钧:澄清对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误解(7)

正确认识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关系,明确二者在经济发展中职责的准确定位,对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保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要求重点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即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解决。就这个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探讨一下政府与市场在重大结构调整中的相互关系,具有现实意义。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重点。那时以来,尽管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必须消除这一现象,向社会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但问题未能解决,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波及领域更广,形势更严峻。

有的人提出,这个问题应当主要交给市场来解决。但实践表明,这种主张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必须严格区别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应把对地方政府过多干预市场的不当行为引向中央政府头上。中央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地方政府一般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应看到,学术界和媒体所揭露的地方政府在与市场关系方面职能上错位和越位的地方,恰恰是中央政府在这方面职能缺位的结果。不能把二者混淆起来。一些地方政府为本地区从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出发从事经营活动,它不是宏观整体利益需要的代表,而是市场主体,是市场盲目力量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丰富的公共资源强化了市场的盲目性。因此,期待用市场的盲目性去化解市场的盲目性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靠的。

事实证明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必须依靠中央政府的出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有力决策。为了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势头, 2013年5月10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遏制产能过剩的重要性,坚决停建严重过剩行业违规的在建项目,并要求各地的人民政府对本地区这项工作负总责,切实加强领导,严格监督检查;还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措施。中央政府强化了执政能力,明确公布了一些严重过剩的行业的首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并指出必须淘汰的规模和执行时间。媒体说,这是打响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第一枪。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所以不能依赖市场,是因为淘汰过剩产能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例如,最近石家庄拆除35家水泥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减少产值超过60亿元。因此,这项政策只有从全局整体利益出发的中央政府才能坚决贯彻实施。当然,政府在贯彻宏观决策时也必须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引导企业和地方政府自愿接受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实现全国的资源优化配置。

这些措施表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的切实行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