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坚守(3)

李君如: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坚守(3)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大事来对待,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坚守。

理解:新变化和新走向的深刻反映

前面讲到“历史性大反思”,又讲到“时代性大变动”,“反思”是对历史的总结,“变动”是现实的变化。这种变动、变化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且主流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给中国带来新变化和新走向的大变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就新在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这样的时代性大变动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走向。

在社会层面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8个字的价值取向,就是反映中国社会新变化、新走向的新观念。

在中国,夏商周是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于是“仁者爱人”“有教无类”“民为邦本”“和为贵”的思想出现了。这意味着中国人开始从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走了出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观念也伴之而生。但是,那时思想最解放的人还没有从“君子”与“小人”的等级观念中解放出来,“自由”还不是被贬为“小人”的人民群众的权利。到后来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宗教占统治地位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又被一整套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的“三纲五常”套住了。随着这个体系日臻完备,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局面,这就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吼声。

这场浩浩荡荡的思想解放运动,尽管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但让中国人接受了“人权”“民主”“自由”“科学”等新观念,进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应时代进步潮流而生,并站在这个时代进步潮流的前锋,为中国的文明与前途奋斗着。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高高地举起了“民主”“自由”的大旗。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时候,中国人民不仅从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三纲五常”的纲常体系中解放出来,而且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统治中解放出来,开始享受到“民主”“自由”的喜悦。

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发端于被称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思想大解放。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那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启动的就是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还在深入,它带给中国的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进步大发展。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由”“平等”等人类文明中的进步观念才在中国确立起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确立了自由观念,而且对平等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来,马克思主义就认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是在平等的商品交换中实现的,没有平等就没有市场经济。但是在中国,有的人把不是商品的权力同金钱的交换也混同于平等的商品交换。假市场经济之名大行腐败之道是市场经济不允许的,是不平等的特权的产物。所以,平等和自由一样,也是我们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

当然,把平等看作是平均主义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的分配。马克思说,如果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就想做到分配结果是平等的,那么权利就是不平等的。党中央明确指出,在今天的中国,追求的公平是权利、机会和规则公平,而不是平均主义的公平、结果公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倡导的价值观中,除了“自由”“平等”,还有“公正”“法治”。如果说前者是社会给每个人提供的发展条件,那么后者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信守的原则和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公正”“法治”是“自由”“平等”的保障。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首先,这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我们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政府一点一点放权让利的过程中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但政府手中还有许多应该放掉而没有放掉的权利,经常强势干预市场,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和产能过剩。因此,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寻租”、腐败难以完全避免,不仅影响自由、平等,而且使政府缺乏公正和公信力,使法制成为一纸空文。这就需要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一门专门的课题来研究,让政府、市场以及社会能够各就各位。为此,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仅要在全社会倡导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还要倡导能够维护自由、平等的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同时,这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前面我们说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集中体现在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搞活了”。有活力总比死气沉沉要好,但在搞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比如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卖淫嫖娼、吸毒贩毒、邪教作乱等等社会现象屡禁不止,党内也出现了贪图享受、求神拜佛、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治乱”的重任。我们要治乱,但又不能把社会治死,而要形成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走向的深刻反映。只要联系国家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需要死记硬背。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