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进“笼子”,要先脱“隐身衣”

权力进“笼子”,要先脱“隐身衣”

摘要:腐败,不是中国特色,更不是中国独有,他在任何政治体制下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国家,一直都不缺制度、不缺笼子,缺的只是为笼子上一把好锁,这把锁就是人民的监督。

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总书记的讲话直指党风廉政建设的要害,把准了反腐败工作脉。

腐败,不是中国特色,更不是中国独有,他在任何政治体制下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国家,一直都不缺制度、不缺笼子,缺的只是为笼子上一把好锁,这把锁就是人民的监督。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的人民有权利对各级党委、政府代行权力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而且从来不缺少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实际运转中,我们的一些地方、部门和当权者在行使职权时总是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行使职权不公开透明,放着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不落实,想方设法让手中的权力穿上“隐身衣”,大行潜规则,让人民群众的监督“被动缺位”。

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设想人如果可以“隐身”,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情况?人的三种境界: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的人,是欲望的结合体。超我的人,是道德的集合体。绝大多数生活中的人,包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都是本我和超我的集合体,是既要满足自己欲望,又要受道德法律约束的人,是真正的自我。人“隐身”之后,既摆脱了超我的概念,又摆脱了自我的控制力,最后只剩下本我的欲望。当满足自我的欲望不用再承担任何道德法律责任的时候,你说人性恶的一面能不发挥吗?扩大了说,当权力穿上“隐身衣”,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时候,也一定会走向恶的一面,走向腐败。所以,要为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上好锁,是要让权力脱去“隐身衣”,暴露在阳光下,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