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因而党在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已是不合时宜的旧的思维,过时了。这显然是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极大误解和歪曲,但却成为某些人淡化甚至抛弃党的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原因,有加以澄清的必要。
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也是朝气蓬勃的,但它是以取得政权作为终极目标,取得政权之后就利用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一个阶级谋取私利,它的革命性也就消失了,所以有所谓“革命军起,革命党消”之说。无产阶级革命则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夺取政权仅仅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实现我们最终目标的重要的、必经的途径。所以,执政党的地位是表明我们党的任务和所处环境的变化,不是革命党性质的改变。那种借口执政党的地位而否定革命党的性质,实际上是否定了我们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是完全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不断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使之自觉地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带根本性的任务。党的纲领,是党为确定自己奋斗目标而举起的一面政治旗帜,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体现。党的纲领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共产党人必须为党的当前任务而奋斗,但他的心中又必须高悬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他在完成当前历史性任务的时候,又要为将来向更高阶段发展准备条件,这样一步一步地接近并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目标。把最终目标和当前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同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党,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加以正确认识并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之中的。共产党人怀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同时又立足于中国的大地上,依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实现最终目标的步骤和方法。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就是说,在党的事业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党执政面临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中,更要坚持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表现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艰苦奋斗,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优良的传统作风出现在人民群众之中,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邓小平就深刻指出:“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有人居然对这些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而这种荒唐的‘批判’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居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个有党性、有革命性的共产党员,难道能够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这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和一切正直人士认真思考的。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