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多措并举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昌宁县多措并举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开放、庞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昌宁县结合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部署,因地制宜,围绕着“山更青、水更绿、田更美、园更靓”的目标,全力打造山水田园城市。

山更绿

保护名木古树。名木古树是昌宁的一大资源。最为出名的要数历史悠久的古茶树,经过普查,该县境内有古茶树15.4万株,其中,野生型7.2万株,栽培型8.2万株。从底部直径上来看,底部直径在50公分以上的有3.2万株;从树龄上来看,千年古树有1万多株。这些古茶树一生只生长在一个地方,从甲地移到乙地是无法成活的。为了保护这些树木,昌宁县出台了保护古茶树的规定,为古茶树量身打造了“私人定制”套餐,确保树木有“姓名”,有“亲人”。绿化荒山在行动。2013年,昌宁县绿化荒山15.6万亩,2014年也确定了不低于15万亩的目标。在树种的选择上,尽可能的选择了既能保证农户受益,又能起到保护山体、绿化荒山作用的“双赢”树种。在绿化荒山行动中,积极采取措施做到了全民参与,全民发动,群众大力支持,社会广泛参与。建立长效保护机制。把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社会效益,也注重生态效益,一方面,林业部门和农户结合起来,进行科学规划,逐年采伐,产生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永久不能砍伐的,政府出钱给群众来保护,产生生态效益,以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促生态文明长足发展。

水更清

昌宁有两江(澜沧江、黑惠江)三河(右甸河、枯柯河、勐统河)”等重点河流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从源头上保护。该县制定出台了《昌宁县河西水库水源地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办法,明确保护范围、保护主体、保护措施等规定,让河西水库等水源地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源头上保护好生态。实施全面治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治理河道,实施全面截污、全面清淤、全面绿化、全面治理工程,阻止洪涝和泥石流发生。建水库利长远。目前,该县已累计建成水库68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49座。立觉河水库投资约1.85亿,立新水库2015开工建设,投资约4.5亿,立影水库,2014年已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上半年完工。

田更美

建设美丽田园县城。“都说昌宁地方好,山区坝区都是宝”。在整个田园县城规划建设过程中,昌宁县根据山区坝区气温、湿度等自然条件的不同,采取山上打造茶叶,山下打造田园城市,山上山下的结合处打造美丽乡村的方式,既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也解决子孙后代的问题。在县城打造上,以文化为主线,重点突出美化、绿化、现代化。以昌宁的茶文化、青铜文化、民族文化等为总基调,让白天随处可见的绿色清新和夜晚城市灯光的熠熠闪烁传递出小城镇的现代化气息。纳入立法保护范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确保田园城市的“名牌”得以保证,该县把南部保护1万亩耕地,北部保护2万亩耕地纳入田园城市保护范围,既对历史负责,又对子孙后代负责。

园更靓

昌宁是一座“城中园、园中城”。通过不断努力,该县对山、水、田、园的打造初步呈现出“田园景观化、景观田园化、田园景观城市化”的良好景象,“园城一体、相依相融”的城市形态也初步形成。正因如此,该县以自身独特的魅力获得了第六批“省级园林县城”的美称。当前,该县按照“省级园林县城”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来对城市建设进行提升巩固,重点在实施上下功夫,从小到大,由点及面,从环境卫生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整治等入手,延伸到城市大格局如何长远发展,做到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