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者 “梦之队”的重要成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参加了今年北戴河的暑期休假活动,并在座谈会上作了汇报交流。谈及个人感触,李景源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推进自然科学的进步发展,也需哲学社会科学的“助力”。文史哲研究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也积极探索社会现实问题。文史哲的繁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确立不断前进的方向和信心。因此,要加大社科人才培养力度,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继有人。
“社科学者既可以运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方式,对环境、民生、医保等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宏观分析,又可从具体实际入手,深度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找相应对策。”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薛永武如此表示。
“决策的科学化及民主化,是现代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胡跃福告诉记者,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作用,不仅在于他们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综合性的知识基础和理论依据,还能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直接咨询服务。
“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很多学科都在向应用的方向发展,把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转化为改造社会的能力。”胡跃福补充说。
扫除制度障碍 最大限度用好用活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谢守成表示,打造人才“梦之队”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人才,结合实际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发展。
在被采访学者看来,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维护机制等,均是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发展的有效举措。
如何“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胡跃福表示,针对青年科研人员,应该实行弹性考核制度。他们是重要的人才储备,需要投入更多关爱。此外,相对来说,青年人员的科研资源还不太丰富,给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人才提供稳定、连续的科研支持很重要。
在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也需重视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王辉耀建议,要加紧制定、完善中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居留等优惠政策;简化出入境手续、降低居留门槛,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提供便利,以此平衡外流的人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