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都用在什么地方?
学费都用在什么地方?学费在高校办学成本中占多大比例?这也是涨价后学生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马陆亭说:“高校成本问题非常复杂,过去建的教学楼、实验室算不算成本?其维持费、运行费算不算成本?”他透露,在一些重点大学,学费在办学成本中只占3%。而在非重点大学,学费占办学成本的比例非常高,一些地方院校几乎全靠学费生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大学学费可以涨,但必须做到两点:首先,清晰核算生均成本,剥离不必要的行政开支。让学生承担庞大的行政开支和工程开支,是不合理的。其次,合理确定学生承担的成本比例。这通常有两个标准,一是学生承担的成本为生均成本的20%,如生均成本2万元,学费为4000元。二是学费标准不得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以免学费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如果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万元,则学费标准为2000元。以上两个数据,取最小的作为学费标准。”
学费都用在什么地方?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曾撰文指出:“就目前国内高校的情况而言,学生缴纳的学费基本上都用于办学投入。但是,办学投入有两类,一类直接投入到学生的培养,用于改善教学、生活条件,而另一类的投入机制并不直接让学生受惠,通过项目为学生所用,可能周期较长。”
王烽坦言,地方大学经费困难,学生的学费大多用于成本补偿。
学费上涨需注意什么?
储朝晖告诉记者,单纯的学费上涨公众难以接受,“应该首先从高校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改变过度依赖财政拨款的现状。其次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目前高校在机构、人员配置以及经费支出方面存在用多少支多少的现象,很少核算,这也是一方面经费浪费,一方面成本过高的原因。学费上涨应该和改革同步进行。”
王烽认为,学费上涨的同时,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覆盖面应该适当增大,以保证公平。
“收费制度最好不要一刀切,如按中东西部地区、城乡分为六个标准,或者再加上家庭经济情况分成十二个等级,以确保公平。”马陆亭提出了差异化收学费的建议。
储朝晖进一步解释:“哈佛大学从2004年开始就采取梯度化收费的政策,家庭经济收入一年在4万美元以下且通过正常招生渠道考入的考生不收学费,之后这个标准提高到6万美元,10万美元以下交很少的学费。还有的国家通过邮政编码来甄别家庭经济情况,穷人区和富人区编码不同,以实行区别收费。我们国家如果实行差异化收费如何甄别家庭经济状况?我认为可以采取先入学,一年后再甄别等措施。当然,怎么实施还有待摸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