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设美好安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2)

安徽:建设美好安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2)

摘要:道路决定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大势所趋,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必然结论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

建设美好安徽,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不断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徽科学发展之路,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展开的,并且为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直以来,省委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开展“美好安徽 圆梦中国”和“践行核心价值 打造好人安徽”等教育实践活动,用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解放思想,用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凝聚力量,用兴皖富民的共同使命提振士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真正落实到建设美好安徽的具体实践,让全省人民积极参与到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之中,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形成同频共振、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建设美好安徽,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建立健全顺应现代治理要求的体制机制。制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历经艰辛曲折、来之殊为不易,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坚定制度自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安徽最合适的实现方式。经济领域,重点在农村综合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政治领域,加强法治安徽和法治文化建设,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促进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文化领域,文化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建立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营机制,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发展活力。社会建设领域,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深化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深化平安安徽建设,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深化教育、就业、医疗改革。生态领域,坚守生态红线,从源头、过程、后果三个环节加快制度建设,真正以法治手段、刚性约束守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这些实现方式扎根实践沃土,体现了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建设美好安徽的制度成果和基本遵循。

中国,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正意气风发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安徽,一片充满希望的发展热土,正满怀信心地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开拓奋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走出一条新路,在改革发展中创造一流业绩,在开放合作中进入第一方阵,早日实现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淮大地展现出蓬勃生机!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