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城投背靠政府信用,评级有一定主观性,出现评级上调的概率大于产业债,如6月上调评级的发行人中,63%是城投。
券商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今年6月份公告的88项评级调整中,向上调整共有72项,而城投企业占到上调评级企业总数的62.5%,约为45家。从评级调整涉及主体的企业属性来看,评级上调的主要是地方国有企业,而向下调整的以民营企业居多,集中在强周期和产能过剩行业,被下调的原因多数为行业不景气导致盈利能力下滑,且多伴随着债务负担加重和偿债能力的明显回落。
肖磊表示,政府可卖的土地在减少,“这意味着就是说未来整个政府层面的债会越来越多。对于公司债,我们看到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再加上产业结构开始调整,真正的它的融资渠道应该是在股票市场或者说在信贷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公司在未来的成长空间要低于市政债、城投债在地方政府官方的这些债。所以,我觉得这种冰火两重天,一是自然的因素,二是政府引导的因素,第三个是这要有利于整个债券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