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落实不能做“选择题”

整改落实不能做“选择题”

整改落实犹如一场特殊的考试,所不同的是,解决问题没有“选择题”,只有“必答题”。

衡量整改的成效,归根到底要看解决了多少问题。问题解决得越多,说明作风建设的成效越大;问题解决得越彻底,说明作风建设的效果越明显。一些单位在整改落实上做“选择题”,容易改的改了,难改的还没有改;明显的问题改了,隐性的还没有改;上级指出来的问题改了,别人还没有看见的问题还没有改;浅层次的问题解决了,深层次的问题还有没解决。

解决问题的深度,决定着整改落实的力度和效果。整改落实越到后面,越会涉及一些深层次问题;越到后面,对解决问题的要求就会越高。那些容易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也要解决;浅层次的问题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也要解决。问题面前,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多一些主动意识,认真查找薄弱环节,深入分析症结所在,切实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而不能搞选择取舍,避难就易,避重就轻。

不能做“选择题”,并非齐头并进,不分轻重和主次,而是要结合实际,把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捋一捋,把轻重缓急排一排,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好改的抓紧改,难改的一步一步来。一次解决不了的,多抓几个回合,标本兼治,往实里抓,往深里走;采取有效措施,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形成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