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破解群众工作“四难”

云南:破解群众工作“四难”

摘要:践行好群众路线,工作中就要认真落实“一切依靠群众”,这就要求我们放下架子、卷起袖子,“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在群众中才会激起“暖流”,群众才会被召集、教育、引导和联动。

基层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的家门口,天天与群众打交道,常听到“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做”的反映。基层工作难在哪里?在基层,无论是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还是完成各级党委、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可以说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群众工作,都要围绕召集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和联动群众四个环节来展开,因此也就出现“召集群众难、引导群众难、教育群众难和联动群众难”,群众工作“四难”就成为基层工作难的实质所在,成为基层工作的一道坎。

基层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直接面对群众的“末梢神经”,走“群众路线”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稳不稳、路子宽不宽、方法对不对,关系着人心的向背,左右着党群的脉动,关系着成效的高低。践行好群众路线,除了要有强烈的、牢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感情外,还要有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不然的话,哪怕你有再强的观点、再牢的意识、再好的思路,也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墙上挂挂,服务群众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增强“四个统一”,实现公共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结合

在发动凝聚群众中做到公共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统一。当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观念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宣传、加强教育、联动群众、凝聚力量,同时又要让群众得到实惠,实现公共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统一。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大形势教育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使群众认同拥护党委、政府的决策。同时要了解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发展经济中,因势利导加强群众的教育引导,小利益服从大利益,凝聚人心,使项目建设完成一个,发展推进一步,群众的思想境界提升一步。

在引导服务群众中实现服务与管理的统一。党员干部担负着服务和管理群众的双重职责,一方面要将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惠及群众,确保基层工作有序有力;另一方面又要服务好群众,管理好群众。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统一。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以服务满足需求,以服务体现关怀,以服务凝聚人心,让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服务中不能把“服务”变为“讨好、迁就”,遇到难题绕道走、碰到矛盾踢皮球、面对歪风皱眉头,要敢于坚持政策、原则,在管理与服务中公平公正地维护好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在组织联动群众中实现动员与自觉的统一。工作中要克服急于求成、不替群众着想,不顾群众感受的做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使群众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动员与自觉的统一。思想上不能把“代表”变为“代替”,要通过访谈、走亲戚的方式拓宽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广泛参与工作交流,增进党委、政府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和良好沟通,力求使各项决策部署与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相一致。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