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摘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需要多方努力,更得假以时日。为了顺利实现就业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推行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近年来,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由于工资增长和企业承受能力存在矛盾,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企业的普通员工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出现“找工作难”或“就业压力大”的现象。这一困扰多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反映出在市场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产生的不匹配,在一批劳动者难以实现就业的同时,另有一批企业则难以招到员工。

一、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后,根据人口结构和就业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了就业矛盾。1978年~2012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2亿人增加到7.67亿人,年均增加10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亿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9亿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亿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3亿人,增长3.6%。

但从总量上看,城市青年和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居多,就业的总量压力并未减轻,但其表现形式也会更多地融于就业结构性矛盾之中。从就业压力看,正在从总量为主向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转变,未来将要更多面对的是结构性矛盾。

1.就业的总量压力。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于2012年底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在增加,就业的总量压力依然不小。

2.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结构。在十几年就业总量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二、三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加大和第一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缩小,反映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内在联系。

3.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年,我国经济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部调整的拐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需求的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行业却出现大批失业人群。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而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有所减少。市场上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大,但大量劳动者由于缺乏技能而就业难、工作稳定性较差。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我国教育培训体制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如高等教育功能定位不清、职业教育发展不足、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技工学校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等。

4.大学生及城镇部分群体就业困难。目前,普工、一线操作工招工难伴随着技能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今后几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数量还将不断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则达到727万人。各地一批国有集体企业破产人员安置问题不断出现,城镇新生劳动力及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也很大。目前,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难,面对不需要太多技能的岗位薪金水平不断提高,有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再多读书。

二、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10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从国内经济形势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且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人世界经济的我国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为维护竞争优势,各国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使得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2.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jj[l-陕,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就业压力减轻,但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一是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有限,每年城镇中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由于户籍限制、素质技能要求、就业信息不畅通等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寻找工作难度加大。

3.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影响到就业水平。新兴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之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同时,由于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也使一些企业减少新员工吸纳,甚至排挤出部分劳动力,从而导致就业的结构性问题。

4.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使劳动力流动出现新变化。近年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区域就业形势差别明显,东部地区求职人数同比出现大幅下降。随着中西部地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工作环境好转,返乡就业、创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外出农民工的新选择。

5.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导致供求双方难以对接。2009年以来,企业工资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有17个地区制定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

6.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减少,在新生劳动力供给方面,大学生将占据50%左右,农民工总量特别是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增速减缓,并逐步趋于平稳。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将下降至9.87亿人。2011年~2020年,就业年均增速将比前期下降0.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4个百分点。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人数减少,对经济增长将造成负面影响。

三、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结构性矛盾今后会更加突出:就业公平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业歧视现象时有发生: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问题突出,高校教育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不相匹配:劳动者能力素质和就业技能较低,职业技能培训薄弱,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偏低问题突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从影响未来就业的多种因素分析,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状况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1.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2014年,我国经济整体仍处于2008年以来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从而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特别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

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出口型经济发展及就业增加。

2.劳动力供求矛盾将继续对劳动者充分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一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率高已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每到年底,人力资源市场员工跳槽、另觅高就的现象十分普遍,节后企业一般都需要进行补充式的招聘。二是农民工“返城流”和企业“招工流”错位导致“招工难”加剧。三是技术人才供求失衡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企业对技术、高级技术等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市场预期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较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迫使企业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二是部分企业对近期的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急于消解成本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三是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使其缺少安全感和稳定感。

四、多措并举,创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1.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增加就业的良性互动。首先,在总体布局中要体现“就业优先”。通过健全完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和引导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投入、产业调整、项目布局和企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其次,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拓展就业空间结合起来。在产业结构上,着力发展就业容量弹性最大的第三产业,继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型消费产业,引导发展服务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服务性行业。在经济形式上,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在企业类型上,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发展微小型企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2。促进就业政策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一方面,在推动与生活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下工夫,包括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形成放开搞活就业扶持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要在推动与生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上下工夫,包括研发、信息、科技、物流、金融、咨询等智力密集型领域,实行鼓励支持创新研发带动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推动发展中,切实落实相关的便利工商登记、财政支持、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要主动跟进,在小额贷款、就业资金扶持、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条件,引导劳动者进入这些领域就业创业。

3.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协调发展。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创新小城镇建设机制,建设一批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就业集中的新型城镇,增强城镇就业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小城镇和劳动密集产业发展,通过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等多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

4.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制度。把解决好就业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响就业岗位,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的需要,使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各项经济调节政策促进就业,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挣陛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积极帮扶困难群体就业,通过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租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和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5.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税费减免为创业者减轻负担:对创业开业资金缺乏的,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鼓励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继续推进创业示范城市建设,健全评估机制,发挥创业引领作用。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