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其实是12个价值观,其中有的是传统价值观的全部继承,有的是部分继承。下面逐个结合中国历史文化做一简单的分析。
富强——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几个强盛的历史时期,就是所谓的盛世。分别是: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大唐时期的贞观之治、盛唐时期的开元盛世、清朝时期康乾盛世。这几个时期,总的来说,都是君主贤明,纳言听柬,体恤民情,爱民如子,臣子直言进谏,尽忠侍主报国,君臣上下团结,社会稳定,人口增长,经济繁荣,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一度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局面。当今中国与西汉文景之治颇有相似之处。
民主——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民本实质上是以民为社会、国家的价值主体,民本是传统文化优秀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由于历史局限性,儒家的民本思想不得已与君主制结合在一起,有人认为君主与民本存在着矛盾,即便如此,也潜含着从民本走向民主的种子。
文明——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又称为“华夏文明”: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今天的社会主义文明当然首先要继承几千年的礼仪道德,在确立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主体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外来文明,同时以自己文化传统为主体来参与世界多元文明的融合。
和谐——和谐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没有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内容非常丰富,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天地人(宇宙)的整体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内在精神世界)关系的和谐。面对现代社会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这些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现代价值,都是我们今天需要着力实践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