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企业家及其精神成长的思考(3)

核心提示:目前世界科技研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都是由世界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的。培育大型跨国公司成为了现代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由之路。企业家精神:一是进取精神,二是创新精神,三是契约精神,四是诚信精神,五是敬业精神,六是奉献精神,七是民族精神。

二、制约我国企业家精神成长的因素

企业家是影响企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其中企业家精神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我国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受到传统文化和制度缺陷的双重约制。

(一)传统文化的制约。其一,轻商的文化传统。“商人”这个词是怎么起源的呢?有个说法是,商代灭亡以后,那些商朝的遗老遗少没有饭吃了,于是就干起了一个最不起眼的活,那就是经商,干这些活的人们自然地就被称为了“商人”。虽然这种说法有待商榷,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自古就有轻商的文化传统。

其二,我国传统官场文化是赢者通吃的文化;而商业文化体现的是合作、互利、共享,就像我们的“加减乘除和差积商”中的“商”。企业家创造了价值是要被人家除的,诸如被出钱的股东来除,还要被客户、被社会共同分享,就是说是要交税的,所以说,商业是一种分享的事业。在我国儒家文化熏陶盛行的官文化中,我国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其三,西方现代商业兴起之际,就是皇室跟商人一起搭伙去海外掠夺、扩张,其中骑士道精神起了关键的作用。而我国一直处于农耕封闭的文化中,国人始终难以迈出在自己国内的圈子中分蛋糕的狭隘。在这样的状况下,只有靠政府出面,做公正的代言人。由此,商人、企业家就无法脱颖而出了,企业家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二)政府和市场之争的制度缺陷。企业和企业家的目的是追求价值。那么,什么是价值?有人说,价值是创造的,是劳动创造了价值;有人说,价值是被发现的,价值的存在如同原始森林自然成长的大树一样,你发现了就是你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面提出了劳动产品应该是劳动的物化或对象化。一堆泥土,对象化形成一个瓷杯子,这是创造价值。马克思还提出了生活对象化,而且他认为,劳动对象化只是生活对象化的一部分而已。这个生活对象化是到今天为止,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的。

生活对象化创造的是广义价值,不仅仅是物质价值。事实上,财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物质的,是虚拟价值。因此,财富就绝对不是被创造和被发现的,而是在一种或者几种要素基础上容纳着其他要素的信息介质,实现了容介态,是要素进化成新的价值而确定的。如果财富只有实物的话,搞计划分配还是可行的。换言之,计划经济在理论上能够成立的重要假设就是所有财富都是物质,都能量化,因而都可以分配。一旦出现很多财富是非物质的,而且很多财富的生成过程是在人与人的活动过程中被确定下来的,那么,通过计划来分配就没有办法了。在财富价值主要体现为物化的时代,价值要素被政府规范管理,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物化的财富表现为稀缺,倘若政府不对这些稀缺财富进行合理配置,那么,生产力就会遭到破坏,中央集权的统一领导也就无从维持了。比如,在古时候,交通不便,那时的盐很是稀缺,而盐又是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因此就要专卖,后来有了铁的专卖,诸如此类有很多。

在我国,政府和市场之争不是现在才有,而是延续了2000多年,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政府所用的手段更多,也更有力。这样一种模式,使得政府实现了对社会经济的管制,却使得市场经济的生长环境一直较为恶劣,根植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家精神也不能够得到弘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解决政府和市场之争的条件已经具备了,尤其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社会上显现出更多的非物质财富。2013年我国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达46%,比美国差一点,美国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达75%。现在我国推进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其目的就是要为推动服务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其实,很多服务产业就是虚拟价值,就是满足人们的虚拟需求。人们不可能将这种虚拟需求像搬物质似地搬来搬去地分配,只能靠市场去调剂形成。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通过看不见的手,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不是靠政府直接批项目。有些东西越来越难批了,比如涉及人们心理需求、爱好的东西就很难批。要靠政府去批,不可能如此迅速而广泛地出现今天的饮食产业。放开市场去做,大家喜好的各种口味、各种形式的食品就出现了。所以,政府要尽快地从与市场争夺要素资源的角色转化为与市场共同确定财富的合作者。

三、我国企业家精神成长的要素分析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即不断创新的精神。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心理特征,包括“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自力更生、坚强、敏捷、并富有进取心”以及“对优越性具有强烈的愿望”。归结起来看,我认为企业家精神应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进取精神;二是创新精神;三是契约精神;四是诚信精神;五是敬业精神;六是奉献精神;七是民族精神。那么,在我国,有哪些构建企业家精神成长的要素条件呢?

(一)容介态传统文化是诞生企业家精神的沃土。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社会的形态正是在不断地容介态中,获得提升、进化和发展的。所谓容介态,是指外源信息参与并引起事物变异、进化和本质跃迁的状态与过程。假如我们有两个信息粒子,一个信息进来以后,并不是两个信息简单加在一起,使其体积增大,而是这个信息进来以后,两个信息变成了一个信息,使它的信息能增大了。这方面,我在《前沿科学》杂志,发表了三篇文章,即:《自然容介态》、《生命容介态》、《思维容介态》。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明,之后被基督教文化取代了,我们用的公历就是从“耶稣诞生”开始计算的。基督教始于耶稣,后来由于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基督教随之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再后来,西方经历了宗教改革,从天主教中发展出基督新教。这个时候的基督新教就实现了容介态进化,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出现了文艺复兴。

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纪,基本上被宗教彻底笼罩着。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化突破了教会的禁锢,重新承接了古希腊、古罗马优秀的文化因子,继承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科学精神和哲学思想,突破了人性的束缚,使西方文化焕然一新。使得西方文化实现了科学和宗教的容介态。正是这样一种容介态,使得西方后来出现了牛顿、培根、笛卡尔、欧拉特斯拉、法拉第、爱因斯坦等一大批科学巨匠和实验家,催生了整个现代科技文明和工业文明,从而主导了世界发展的潮流。由此,摒弃了罗马教会中商人永远得不到翻身的理念。进而,从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开始出现了工厂主、银行家和商人,这就形成了西方第一批企业家,他们的精神特质构成了西方企业家精神的雏形。在这一过程中,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催生了市场调节力量取代官僚机构做出决定的历史;市场经济的法则替代了贵族骑士的剑术,曾经的骑士精神转型为了现代企业家精神。日本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容介态的民族。它从我国文化中,挑出适合它的因素融入到它的机体。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完成了跟欧洲一样的历史性革命,从武士道精神转化为现代企业家精神。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