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考试招生改革

深度解读考试招生改革

摘要:简单化倾向,使改革流于形式,没有实效;三是“放水”倾向,降低标准录取学生。总之,分类考试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既可以选择“学术高考”,也可以选择“技能高考”,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在肯定改革方案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今起我们推出“深度解读考试招生改革”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对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解答,以期推动改革的实施。

为什么招生向特定地区倾斜

经过上下调研、集思广益、反复制订,2014年9月4日出台的《实施意见》,兼顾促进公平与科学选才两个方面。在促进公平方面,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尤为引人注目。

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的第一项,就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包括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采取多项措施,不断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从6个百分点到4个百分点,虽然只有两个百分点之差,但要实现并不容易。俗话说:“百上加斤易,千上加两难。”在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的差距已经降到6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缩小2个百分点,任务更为艰巨。

虽然部属高校属地招生的计划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34%降至2014年的22%,但还要继续努力,严加控制,加大投向中西部及入学机会偏低的地区,尤其是没有部属高校的13个省区。控制属地招生比例不仅要看部属高校在本省市招生的比例,更应该考虑到该省市中央部属院校的数量、录取人数和全体考生的比例。因为目前我国部属高校布局很不平衡,多个人口大省只有一所部属高校或“985工程”高校,这与人口较少的直辖市有多所部属高校或“985工程”高校不同,因此控制属地招生比例还应根据具体高校的情况区别对待。

《实施计划》还提出: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相当有道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确实有所差异,在中国这么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里面,很多农村的学生受教育条件远远不如都市里面的学生,起跑线就不同。如果不考虑政策倾斜的话,重点高校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会有所下降。这样做重点大学的录取人数会相对均衡一点,至少较难出现重点高校尤其像北大、清华的录取高度集中在一些省会城市的那些所谓“超级中学”或者“明星高中”,而有的县多少年出不了一个的现象。

高考制度本身就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高考改革政策的制订应该要有维护社会公平的意识。不过,要使政策落到实处,最好还能制订一些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或办法。在《实施意见》发布的第一时间,9月4日上午笔者在接受搜狐网采访的时候就曾指出,如果没有一个刚性的操作规程,高考移民等现象都有可能出现,所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还需要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以促进选拔的公平性、客观性。另外,户籍改革之后,现在农业户口逐渐取消了,对农村考生需要有明确的界定。

果真,媒体近来报道,有越来越多的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去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的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的机会。于是要求堵住“高招扶贫”政策漏洞的呼声渐起,甚至有人怀疑对招生向贫困地区倾斜的政策。笔者认为,要将这一善政用好,确实需要进一步制定更加精细的政策,主要是防止外地来的高考移民。

其实,无论采用什么招考方式,那些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较丰厚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如果能够做到与贫困家庭孩子同样刻苦攻读,往往还是能够获得一定的优势而上大学,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是如此。因此,即使有部分考上重点大学的机会被农村中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获得,只要他们是通过自身勤奋学习而获成功,“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这一政策就有其积极意义。

台湾地区从2006年开始逐步实行高校招生中的“繁星计划”,即为实现“高中均质、区域均衡”理念,以近三年未曾有学生进入名牌大学的高中为对象,给予这些学校一两个名额,让学校来选择其优秀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以弥补城乡差距。这些高中大部分位于较偏远的地方,“繁星计划”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初衷。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

即使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招生政策也要向特定地区倾斜,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

(刘海峰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

《实施意见》中提出: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实施意见》中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因此要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显然,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成为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关键。自主选择课程是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关键。因此未来高中教育,不仅要继续丰富选修课程,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还要探索允许自主选择必修课,真正让课程为学生成长服务,减少“课程标准配置”。

面对改革,学校不仅要丰富“课程超市”,更要基于老师和学生的教育互动培育生成性课程。在五中,师生可以自行设计课程,学校负责整合校内外资源为他们“保驾护航”。依据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学校继续对必修课程进行调整。对现有高中必修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拆分。针对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分别设置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加紧制订和修订针对本校学生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将部分以往适用于自主招生、学科竞赛、大学衔接等校本选修课程内容与必修课程整合,逐渐升级为校本必修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学科能力。

目前高考英语改革及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整体思路已经基本明确,考查将落实到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上。多年前,五中对英语教学就提出了“以应用为导向”的改革思路,开发出“酷乐英语”“英语剧场”等选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深受学生欢迎。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我们又先后引进了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授权的技能拓展项目和青少年领导力课程。我们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组织,从这些成熟的国际课程中汲取英语教学经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民族自信,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优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还聘请校外英语培训名师组建了合作课程开发团队,参照英语国家课程标准,针对一般英语水平的学生“定制”了选修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课本以外的课程,把握更多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机会。

同时,以走班制为突破口,实现课程实施多样化,才能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走班学习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必然结果,是课程实施多样化的体现。当前围绕“全员走班制”的争议很大,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各学校发展不均衡,办学条件、人事制度、财政供给、学生需求存在差异。

北京五中与许多学校类似,走班课程是从选修课程开始的。基于行政班的走班教学模式,对学生“放权”,来自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特质、爱好和学养的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课堂上崭露头角,至今已经实行20年。经验证明,走班课程经历一个从选修到必修,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新高考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课程,也必然推动高中走班课程的扩大。

(张斌平 作者系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