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动科学发展夯实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天津:推动科学发展夯实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对发展问题进一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对发展问题进一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推动科学发展首要的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推动生产力不断上新台阶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不同,面临的突出矛盾不同,发展的侧重面和着力点也应不同。当代中国,发展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兴衰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36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着更高水平迈进,是我们始终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强大物质基础。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 

推动科学发展就要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实践表明,我们既要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要关注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要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也要关注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既要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也要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既要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也要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也要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不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利益主体多元现象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深刻表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抓紧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