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破除“四风”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2)

坚决破除“四风”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2)

(三)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牢牢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要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着眼于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起,从自己做起,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门搞活动,更加注重群众参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评判,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效果。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消除“四风”滋生的土壤。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三、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破除“四风”的根本目的是要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真得需要有点真本事、硬功夫。

第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群众。

对待群众,思想上不能轻视,态度上不能怠慢。胡锦涛同志讲,要把人民摆上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同志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衣食父母,没有老百姓就没有我们的一切。

老百姓的事拖不得。经济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没有错。但经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总有个过程,可是老百姓的很多事是等不得的,像供热、吃水、上厕所这样的事,能等到经济发展了再解决么?在领导眼里,老百姓有些事情看上去只是个别的1%,但对他和他的家庭就是100%的大事,不解决,他的日子就过不下去,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失职。

老百姓的事躲不得。有些领导干部很怕群众登门请求解决问题,于是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了,就派部下出去应付了事。其实,老百姓的问题,躲是躲不掉的,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躲了初一也躲不了十五,谁叫你是当领导的呢!百姓的问题,早解决早主动,晚解决就很被动。当领导,不能总是找亮点工作挑着干,无论大事小事、好事孬事你都得管。管好了,才算尽到了责任。

第二,感情上要紧紧贴近群众。

人都是有感情的。自古以来,治理国家不仅要讲理、讲法,而且也要讲情。民情民意谁都不能忽视。现在有些干部,尽管可以在公开场合大讲“群众观念”、“群众路线”,但实际上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对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理不睬,完全是一副薄情寡义、虚情假义的嘴脸。还有一些干部,“有时”也想到群众,那就是在有了脏活、累活没人干的时候,工作指标完不成的时候,需要有人流血牺牲的时候,自己的事情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而“有好事”的时候,他们决不会想到群众。试想,这样的干部怎么可能成为人民拥护的“公仆”!因此,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首先净化群众观念,对人民群众有真情、实情、热情和感情,把爱人民作为“爱的最高境界”。

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根本问题。而维系和发展这一关系的基础,是领导者对人民群众的真诚热爱和真心服务。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是对一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就不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久而久之就会被架空;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就不会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作出的决策就对不到群众的心坎上,为民办事的意愿就会扑空;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人力、物力、财力就不会向民生工程倾斜、向群众工作集中,许多要办的实事就会落空。

感情上贴紧群众,就要深入到老百姓当中,当群众的知心人,跟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成亲戚。群众家的饭要吃,群众家的水要喝,群众家的板凳再脏也要坐下去,群众递过来的毛巾再旧也得接过来。坐下去了,接过来了,距离就拉近了,感情就拉近了,否则距离远了,感情也远了。当然,跟群众认亲戚,有时候这个亲戚也会找来走后门,办一些私事甚至是违背原则的事情,这时候就要严守底线,既不能伤感情,也要坚持得住原则,还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做群众工作的途径有千万条,但贴近群众感情是总开关、总阀门。感情近了,一切都近了;感情远了,一切都远了。感情的阀门一旦打开了,干部与老百姓的心就相通了,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交流的渠道就打通了,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

第三,作风上要真正深入群众。

作风是无形的力量。领导干部的作风好,对于做好群众工作至关重要。现在,群众对一些干部最反感的就是作风漂浮问题。有人说,现在路越修越宽了,车越坐越好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手机越来越高档了,网络越来越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越来越难了。主要原因,就是干部高高在上,被缠在文山会海和事务圈子中,丢弃了过去干部住农家、下基层、搞调研、解难题等老传统。有的即便下去了,也只是走几圈、见几面、喝几杯,走走过场,实际上是“葫芦掉井里,下是下去了,但还浮在水面上”。

在地方和基层工作的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是搞好本职工作的应有之义,因为基层的领导干部离群众最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在地方和基层工作的领导干部的作风密切相关。在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上,干群关系一直是鱼水关系。然而现在一些干群关系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油和水的关系,领导干部浮在上面,跟人民群众溶不到一起,合不到一块;蛙和水的关系,需要群众的时候就跳进去,不需要群众的时候就呆在岸上;火和水的关系,背道而驰,互不相容,尖锐对立。因此,干群关系要回归到鱼水关系,领导干部必须改进作风,切实深入到群众中去。

只有真正深入群众,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拿出“去西装换便装、去皮鞋换球鞋、去皮包换布包、去茶杯换水壶”的精神,才能真正深入群众。只要精神有了,身子下去了,架子放下了,身份也就变换了。随时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聊一聊,农家院落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常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这样,群众什么话都愿意跟你说,什么苦都愿意跟你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你办。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