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文学国: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现在行政执法的问题很多,核心问题就是权力边界不清,政府跟市场的关系没有厘清,所以带来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很多灰色地带。这个问题要通过法治的方法来解决,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马力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研究员):浙江是市场经济大省,市场发展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很有影响。浙江市场经济发展不是完全自发的,政府在后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政府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政府与市场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基础性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健康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的力量,也需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要把这两者关系理顺,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第一,缺乏健全的法治环境,严重影响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能否协调,它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当前法治不健全是影响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一方面,由于缺乏健全的法治环境,市场主体利益还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和有效保护,遏制了市场的活力;政府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投资者缺乏投资和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缺乏健全的法治环境,制约了政府作用的积极有效发挥,扭曲了政府的行为方式,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
第二,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将从根本上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从法律层面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同时通过加快各项政府法规的清理、修订和重建,为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更加具体的法律依据。
第三,通过依法治国,为政府改革,为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提供机制保障。
林学飞(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司法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体制改革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核心问题,四中全会围绕解决当前中国司法存在的行政化和地方化问题提出了许多新举措,比如禁止领导干预个案,将会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展和完善产生积极的意义。
方柏华(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四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容,全面阐释了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准确指明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结合浙江实际,应当深入推进“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进一步将民主、法治、专业的理念融入到清单建设全过程,抓紧培育社会、市场和下级部门承接权力的能力,加快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评估机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