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思路竞赛
《南风窗》:中国走向海洋,一个很大的阻力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能否降低它的负面影响?
王宝付:首先中国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不是为了对冲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两个东西有本质的区别。美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给南海的安全稳定带来了直接冲击。近年来,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先后提出了3个口号,最初讲得比较多的是“重返亚洲”,结果是遭到内外激烈的批评,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现在美国的官方文件很少再用这个词;此后,美国在其“国防战略指南”中又提出“战略重心东移”,东移到哪里?就是转向亚太。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长期在欧洲,三四十万军队部署在欧洲,准备与苏联打大仗。冷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实际是出现了游移不定的时期,但过去20多年中美国的外交、军事资源主要消耗在了中东,然而美国的中东政策却遭受了严重挫败,不仅一个问题都没有解决,反而将中东的许多矛盾搅动起来了;2012年以后,美国又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虽然美国政要在不同的外交场合努力去解释“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性、合理性,但其过去两年多的实践证明,美国再平衡战略给亚洲带来的并不是和平与稳定。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打3张牌:外交上拉帮结伙、巩固和强化联盟,经济上推行具有排他性的TPP,军事上的动作最为明显。近几年,美国在日本部署新的作战力量,在澳大利亚部署海军陆战队,在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与菲律宾签署新的军事合作协议,以及加强同越南的军事关系等等,许多动作都是针对南海争端而来的,因而造成了南海紧张局势的加剧。
美国也许并非要将亚洲搞乱,但美国现行亚洲政策推行的结果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落实下去,10年以后东亚地区形势有可能会像今天的中东一样混乱,有可能将当今世界最具有活力、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东亚搞乱,东亚地区的国家应当看清这一点。美国推行中东政策的初衷也不是要把中东搞乱,但其政策落实下去的结果事与愿违。美国现行的亚洲政策如同其的中东政策一样混乱糟糕。
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侧重于安全,实际上是充满矛盾性,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而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强调的是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共同繁荣。哪一个思路能为该地区带来和平、稳定和繁荣,这是很明显的。
南海的争端有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岛礁争端也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但急剧升温是在近一个时期。本世纪初,中国与东盟各国签订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虽然没有约束性,但是有关各国还是有了一个共识的基础。现在形势紧张加剧,与美国的战略调整有直接关系。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智库很发达的国家,是一个具有战略思维的国家,其重大外交战略通常要经过深思熟虑。现在,美国自己都承认其中东政策是失败的,其失败的中东政策又是谁设计出来的!在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上,有的国家将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有的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迎合美国的亚洲战略调整,将赌注押给美国,这是非常危险的。美国著名的地缘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最近抨击奥巴马政府的亚洲战略是“荒谬的”、“愚蠢的”。
《南风窗》:南海局势紧张,东盟各国对待中国的海洋战略构想会有不同态度,中国应该怎样看待和利用这种分化?
王宝付:在南海问题上,越南、菲律宾等企图拉住东盟用一个声音说话,以集团的力量抗衡中国。在南海争端的声索国中,越南和菲律宾是侵占中国岛礁和海洋权益利益最多和最早的国家。对中国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这些与中国存在争端较多的国家,如越南和菲律宾可能不会采取积极的态度,但大多数国家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还是比较积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互惠多赢的合作,相信有些国家会从不积极到积极,从反对到支持,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