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法制权
以法制权要“三管齐下”:一是以法治来制约权力;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三是绝不能允许以权压法,以权力干扰执法、司法
说经济离不开“赚钱”,说政府离不开“用权”,如果说“完善法治经济”好比管好了“钱”,“建设法治政府”好比管好了“权”,要进一步防止凡搞市场经济就容易出现的“钱权交易”,从根子上遏制腐败,关键是推进以法制权,也即在经济建设中切实用法治来规范、制约权力,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
最近,山西的政治生态一度出了问题,数名省级干部先后堕入贪腐,惊现“塌方式腐败”。常言山西“地灵人杰”。山西的“地”怎么了?“人说山西好地方”的歌还耳熟能详啊。山西的“人”怎么了?余秋雨的散文《抱愧山西》是无人不晓啊。今天的山西,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还得从官员自身剖析原因,敲响警钟,吸取教训。官员怎么就倒了一片呢?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中说过:“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党在全新的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以空前的规模从事经济建设,深化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而腐败变质者早已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那种规模和档次了。邓小平说过,“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的人不是少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那个时候,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万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③。
山西的警钟敲响,山西的教训深刻。在大规模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必须用法治制约、规范权力。如果说价值规律管住了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以法制权就是要管住市场经济中那只“看得见的手”。以法制权要“三管齐下”:
一是以法治来制约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如果只拥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只行使权力而不接受监督,每一个执法者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法律破坏者,而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成为这种破坏行为的受害者。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当权力调控市场,当权力与资本相遇,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导致普遍性、塌方型腐败。资本不断扩张的冲动和权力不断膨胀的欲望结合,会使道德的界限丧失,使法律的界限模糊,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所严厉批判的垄断资本主义,彻底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决防止权力和金钱相结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关在法治的笼子里,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场利益的诱惑。要防止权力过多干预市场、边界不清——改革限权,确保权力界限清晰分明;防止权力取得无据、行使无序——依法确权,确保权力授予依法合规;防止权力过度集中——科学配权,确保权力架构相互制衡;防止“暗箱操作”——阳光示权,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防止权力滥用——全程控权,确保权力监督及时有效。要建立和实施更严格的党内法规制度,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