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板"王耀刚(2)

摘要:在神木,王耀刚大小算个名人。他出名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欠下的千万债务。为躲债,他曾尝试过跑路想过轻生,但最终他选择留下,不违良心,一笔笔艰难还债。他变卖家产、再投资艰苦经营,如今又重新开始了二次创业,新开了两个饭店,他的诚信还债为他带来了利润,更赢得了信誉。他说:“人生在世,信誉为本。我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债还上。”2014年9月,王耀刚荣登“中国好人榜”。

2004年2月,煤炭市场已经转暖。王耀刚得知他认识的一个同样姓王的老板要买个小煤矿,便东挪西借入股60万元,没想到,到年底他就分红60万元。这高额的回报使他意识到,涉足煤矿生意可以赚大钱!他决心也和朋友一起筹钱买煤矿。

该去哪里买呢?听说当时不少神木人已去新疆炒卖煤矿赚了钱,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疆。

2005年3月的一天,他和两个同样揣着淘金梦的朋友从神木坐大巴到了绥德,又从绥德搭上去新疆乌鲁木齐的长途卧铺汽车。

临走前,他写下这样的诗句:“你还嫩/不识水性/更需要格外小心/多长几个后眼/要知道/这条道上行走的弟兄/个个都是好手”。但没想到,用诗歌提醒自己的他,还是在新疆呛了水。 

2.生意失意欠债900多万  从"煤老板"沦为"千万负翁"

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他们终于到了乌鲁木齐。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到达坂城、沙湾县等有煤矿出售的地方考察。但在决定购买哪个煤矿时,三个人产生了分歧。

王耀刚此前虽没搞过煤矿,但他凭诗人的直觉认为:沙湾县的那个煤矿虽然价格贵,要卖2800万,但矿体大,煤质好,买下肯定大赚,况且当时在神木筹这么多钱并不难;达坂城那个矿虽然价格便宜,但开采条件差,有火烧区,且临近一条大河,容易出事故,不能买。

而同来新疆的那两个朋友却坚持要买达坂城的那个矿,认为投资小,见效快。他拗不过他们,最后只得同意用900多万元买下达坂城的那个年产3万吨的小煤矿,他自己占股四分之一。

不出王耀刚所料,他们买下这个煤矿后没多久,就发生了顶板坍塌事故,一名矿工被压死。次年,又发生严重的透水事故。当两名工人被黑乎乎的泥水冲上来时,作为老板的王耀刚伤心不已,他亲自送他们到医院,为他们清洗,然而他们还是走了。

前后失去三条鲜活的生命,不仅给三个家庭带来不幸,也注定了王耀刚他们失败的结局。2006年,他们不得不低价卖了这个煤矿,原来投入的钱赔掉了40%。 

决不能就这样认输,老家那些入股的亲戚朋友还在等着分红!2007年春天,他们吸取教训,经过慎重考察,又以320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新疆玛纳斯县一个开采条件好的国有煤矿。

但接手这个煤矿只七八个月,他们就又陷入了一场危机。王耀刚发现,一个最初介绍买这个煤矿的股东,竟然背着他们将售价虚抬了几百万元并独吞了!

这个事情的爆出,引发了一场股权争夺战。最终,由于董事长易人,这个本该为所有参股者带来财富的煤矿,被迫在2008年低价售出,除去当初的购矿成本,获利30%,但算上近两年时间的民间借贷利息,好多跟王耀刚入股的人依然没赚到钱。

面对这种局面,为了弥补达坂城那个煤矿留下的资金“窟窿”,王耀刚又向一位来新疆考察项目的神木民营企业家提出融资的想法。那个好心的企业家当即承诺给他200万。拿到这200万,他又筹了400多万在新疆呼图壁县买了一个焦化厂。

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焦化厂设备落后,耗能高,成本大,2009年,被当地政府强行拆除,这次的投资又全部打了水漂。这还不算,由于其中有200万的股份,是他在神木一家典当行以三分的月息为亲戚郭某担保贷来的,而嗜赌如命的郭某在赌博输掉1000多万后跑路,这笔债务就落在王耀刚一个人身上。

至此,王耀刚共已欠债900多万元。

3.死亡门前徘徊3小时 为诚信倾家荡产也要把债还

由于无钱还债,在焦化厂被拆除后,王耀刚不敢返回神木,而是继续留在新疆,只不过身份已由原来的老板变为打工仔在朋友的一个煤矿帮忙。

虽然他的妻子在神木接连打电话让他回去处理债务,可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他执意不回去。无奈之下,妻子从神木赶到新疆,软缠硬磨一个多月,终于把近乎“千万负翁”的他接回神木。

在神木住了几天后,他就驾着家里的一辆旧奥拓车到了熟人很少的榆林城里,在榆溪河边一个破败不堪的小招待所住了下来,一边躲债,一边反思这几年的所作所为,考虑下一步咋办。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