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主要是通过两方面实现的:一是限制行政权。宪法对行政权的限制有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行政权的行使原则,即法无明文授权不得行使。二是宪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职权范围。行政权有哪些内容一目了然。客观上限制了行政权的恣意扩张。三是宪法强化了对行政权的监督。主要表现为通过赋予民众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此外在国家机构设置上加强监督,如强化人大对行政权的监督。二是维护公民权利。宪法对公民权利的维护主要是:通过宣告公民的权利来维护。公民权利有哪些?是否存在公权力行为侵害公民的权利?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前提就是界定公民权利的范围,宪法基于此点之考虑,赋予了公民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同时这种宣告也利于公民自身权利意识的觉醒,从而更好地行使好、维护好自己的权利;其次,从限制公权力的行使来维护,如上面讲的行政权限制;第三,是从权利行使的物质保障来维护。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展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等事业,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物质基础。第四,通过权利的救济来维护。宪法规定了国家司法制度,为权利救济提供了有效途径。
宪法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保障(2)
-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2025-07-31
-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2025-07-31
- 从“良法善治”理解法治中国建设2025-07-18
- 从“良法善治”理解法治中国建设2025-07-18
- 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2025-07-14
- 【函电贺词】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2025-07-04
- 理响中国・党校微讲堂(第二季)第四讲:为什么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025-07-04
- 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2025-07-02
- 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2025-07-02
- 中国理论网:坚持党的领导是建成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2025-05-16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打破壁垒,让更多“大国重器”变为“便民利器”
- 物流数据上扬线,描绘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科技+”秋收,绘就农业强国新“丰”景
- 抗战老兵的敬礼:烽火记忆与家国深情
- “含绿量”不断提升,中国新型储能规模世界第一
- 【廿四节气·白露】又是一年秋意浓,白露无声育秋实
- 抗战精神君须记 最是九三阅兵时
- 以抗战胜利之光照亮民族复兴路
- 服贸会绘就文旅产业新图景
- 伟大抗战精神烛照民族复兴新征程
精选视频
“第一书记”制度: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
【学习思想】二十载实践:“两山”理论的科学性愈发彰显
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九三阅兵!习近平重要讲话金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九三阅兵!习近平重要讲话金句: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
九三阅兵!习近平重要讲话金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