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主要是通过两方面实现的:一是限制行政权。宪法对行政权的限制有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行政权的行使原则,即法无明文授权不得行使。二是宪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职权范围。行政权有哪些内容一目了然。客观上限制了行政权的恣意扩张。三是宪法强化了对行政权的监督。主要表现为通过赋予民众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此外在国家机构设置上加强监督,如强化人大对行政权的监督。二是维护公民权利。宪法对公民权利的维护主要是:通过宣告公民的权利来维护。公民权利有哪些?是否存在公权力行为侵害公民的权利?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前提就是界定公民权利的范围,宪法基于此点之考虑,赋予了公民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同时这种宣告也利于公民自身权利意识的觉醒,从而更好地行使好、维护好自己的权利;其次,从限制公权力的行使来维护,如上面讲的行政权限制;第三,是从权利行使的物质保障来维护。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展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等事业,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物质基础。第四,通过权利的救济来维护。宪法规定了国家司法制度,为权利救济提供了有效途径。
宪法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保障(2)
-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2025-07-31
-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2025-07-31
- 从“良法善治”理解法治中国建设2025-07-18
- 从“良法善治”理解法治中国建设2025-07-18
- 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2025-07-14
- 【函电贺词】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2025-07-04
- 理响中国・党校微讲堂(第二季)第四讲:为什么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025-07-04
- 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2025-07-02
- 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2025-07-02
- 中国理论网:坚持党的领导是建成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2025-05-16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乌镇峰会|数智蝶变 未来“加数”奔跑
- 精品消费月|激活消费新动能,共绘开放新图景
- 中国唯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获“地方气候领袖”奖
- 【理响中国】从“民族复兴”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陆小成:坚持“五统一、一开放”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
- 以新闻之力绘时代长卷
- 从乌镇出发,让“数智”点亮未来
- 一纸票根串起京城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 第八届进博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看“团结奋斗”密码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解码新时代文化使命担当
【理论看点】陈志刚:做强国内大循环 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做强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