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东:在纪念余秋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4)

刘延东:在纪念余秋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4)

我们要学习余秋里同志实事求是、注重创新的工作作风,善于总结基层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大庆会战开始时,余秋里同志就提出,要高度重视和精心采集第一手资料,反复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试验,掌握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的客观规律。会战开始后,他提出一方面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发动群众多想穷办法、土办法。这些创造和经验成为大庆精神的重要内容,为克服各种困难、变劣势为优势起到了激励和推动作用。在主持编制“三五”计划过程中,经过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他提出要正确处理多快与好省的关系,积极与可靠的关系,工业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数量与质量、品种的关系,采用新技术与节约劳动力的关系,以及政治与业务的关系等。他还建议,工业布局不能太分散,要根据各行业的情况,结合起来布点。上世纪6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偏重于工业、对农业重视不够的问题,按照中央的要求,余秋里同志对湖北农业机械化试点进行认真调研,组织制定了农业机械化长期规划,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上了工作日程。后来,不管形势多么动荡,经济多么困难,余秋里同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学习余秋里同志,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汲取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尊重和用好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改革创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我们要学习余秋里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始终不渝保持共产党员本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余秋里同志都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大庆石油会战时,他亲临前线指挥,住在废弃的牛棚里,与工人们同吃同干,倡导树立“三老、四严”的作风,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带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在国家计委工作期间,他带头树新风,到基层调研时住在办公室、吃在机关食堂。1965年在云贵川考察时,他对陪同人员说,“基层的同志很热情,情我领了,但规章制度不能违背,从上到下都不应该奢侈浪费,四菜一汤,量不过限,超则退席。”余秋里同志甘于清贫,淡泊一生,从不谋取个人私利,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少小离家,战争年代南征北战,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繁忙,50多年未能回过家乡,直到1983年在外地参加会议期间,才利用间隙回了一趟江西老家。他告诫亲属“在原则问题上,就是要六亲不认,我绝不做违反原则的事。”在与家乡干部座谈时他说,“在工作中,我只能从全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家乡谋利益,就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原则。”我们学习余秋里同志,就是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保持大公无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朋友们!

余秋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正在不断向前推进,先辈们孜孜以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