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谈判“大限”前仍存变数(2)

摘要:根据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去年11月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伊朗应于今年7月20日之前就其核计划作出妥协,换取西方国家缓和制裁,双方同时寻求通过谈判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由于未能于7月20日之前达成全面协议,双方决定将谈判延长至11月24日,并争取在此之前达成全面协议。

33

(图片说明:11月9日,在安曼首都马斯喀特,美国国务卿克里(右一)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左一)会面时握手。)

在伊朗国内,虽然伊朗总统鲁哈尼支持伊核谈判,但不少议员持怀疑态度。一些议员要求,即便最终达成全面解决方案,也须得到伊朗议会批准才能落实。11月9日,200名伊朗议员联合发布声明,要求外长扎里夫带队的谈判人员“竭力维护”伊朗核权利,并确保西方“解除全部制裁”。

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刚结束,从明年1月起,共和党将全面控制国会参众两院。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会受到何种影响各方正在密切关注。

眼看“大限”即将到来,各方能否达成协议?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并不乐观,因为各方在几个核心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包括伊朗铀浓缩的能力,对于伊朗的制裁何时能够解除,以及对于伊朗过去制造核相关武器证据的解释等。

关于伊朗铀浓缩的能力问题,双方的分歧在于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发展核技术的真实动机,认为伊朗可能打着发展核电的幌子秘密开发核武器,但伊朗坚称其核计划仅限于民用范畴。

在对伊朗的一系列制裁问题上,西方国家希望能分阶段逐一取消,而伊朗则要求立即全部解除所有制裁。

关于生产核相关武器的证据解释,伊朗坚称其没有任何需要澄清的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国家希望制定出一套分阶段实施的处理计划,将伊朗的铀浓缩能力逐步减少到西方认同的“安全范围”。该过程可能将持续多年,同时需要双方展示出极大的互信以及一套高度可靠的监督机制来配合。而伊朗则更倾向于保持甚至是加强其当前的铀浓缩能力。

44

(图片说明:11月10日,(从左至右)美国国务卿克里、刚刚卸任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的阿什顿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会面。)

眼下距离11月24日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有分析人士预测,不排除各方到时会达成一项临时协议,并继续延长谈判期限的可能。(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