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关于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建议

山西:关于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建议

摘要:建立健全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一直是制约融资的关键,通过对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的建立,可以由政府、中介等机构来出具公正的信用评价,以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难鉴定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增长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融资难的问题却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3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高速持续增长,但在全球性经济持续低迷的重压下,中国企业发展已走到了攸关生死的关节点。自去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带等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大批中小企业的倒闭潮。互联网上甚至发出了到底是谁逼死了中小企业的疑问。

要回答这个问题,显然没有“百度知道”那么简单。在全球性原材料持续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很多行业产业结构老化、出口退税下降以及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等重压下,要破解中小企业的多重困局,先解资金困难之铃显然为当务之急。从自身来讲,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抗冲击能力较弱等客观因素制约,融资的确不易。

强化自身素质 提升融资能力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中小企业总体素质低是造成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优产品,尽快形成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群,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因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融资困难。二是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加快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优化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的信用能力和履约能力,打造化解贷款难的自身条件。

强化财务管理,杜绝造假现象。中小企业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资料应该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对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在目前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的情况下,要想通过间接融资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竞争是公平竞争。它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讲信誉的行为。作为中小企业,要相互信任、恪守信用、以诚为本。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