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充分发挥海洋文化资源优势

福建:充分发挥海洋文化资源优势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现阶段任务与举措,既是进一步改革开放、提高国内的经济发展品质,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互利的经济大建设大发展,更是建设富有中国民族气派的文化软实力的过程。

福建是中国最具海洋个性的区域。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新一轮资源配置中,特别是“一带一路”的规划建设上,福建应该充分发挥闽地千百年来经略海洋积累的丰沛的历史文化遗产优势,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建设提供本土文化理论与战略支撑。

历史资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优势。作为中国最具海洋个性的区域,福建是从海路连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桥梁与中介。借助季风、洋流的作用,由福建各港口出发的商船持久地、大规模地进入亚太地区,使得该区域的文化受到带着福建口音的中华文明的影响。以妈祖为例,据相关资料统计,全球登记在册的妈祖庙共有5000多座,除了中国大陆区域1500多座外,更多的妈祖庙已成为包括亚太区域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精神文化。同时,该地区还形成了两个极具影响力的中华文明的海外“飞地”:其一,马六甲海峡上的马六甲城和槟城所保留下来的明清以来闽人跨洋越海再造家园的现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二,2000年12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日本冲绳那霸市的五处明清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是明清时期奉旨“使琉球”的福建人历代居住的久米村等保留大量中琉关系的现场。这两处“飞地”无不表达了以福建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明在亚太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文化禀赋——建设海洋强国的本土文化资源。“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秦汉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转变于清代,是已知的最为古老且延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海洋贸易与交通通道,也是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对话与融合之路。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是目的,而“一带一路”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与路径。在自唐以来,近1500年的中国海洋发展历程中,中原主流文化对福建文化有着两次截然不同的态度。唐宋元时期,中央政府支持海洋贸易,鼓励开洋裕国,包括福建在内的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个性得到了彰显。明清两朝,主流文化从海洋退却、对海洋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阻力,中国漫长的大陆海岸线上,唯有闽商,明代在漳州月港、清代在广州的十三行,形成了独特的对外开放特区,维系着中华文明中海洋文化的基因与血脉。同时,在与欧洲各东印度公司博弈的过程中,不仅维护了中国的海权,更展现了闽人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独特意义——和谐与大同。这些无疑是中国实现重建亚太秩序的现实话语与本土文化资源。

文化力支撑——世界新丝路,福建新贡献。“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现阶段任务与举措,既是进一步改革开放、提高国内的经济发展品质,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互利的经济大建设大发展,更是建设富有中国民族气派的文化软实力的过程。近十年来,福建人民在“世界闽商大会”的平台上,对闽商所践行的中国海洋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具有鲜明海洋文化属性的福建精神。福建精神不仅具有区域文化特征,更具有时代性,是福建的文化名片与闽人的精神家园,是建设海洋强国时代反哺于主流文化的区域文化。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涉及亚欧非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海洋通道。闽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词,他们的海外贸易不仅成就了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而且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资源与现实的建设者。更重要的是,以武夷茶的世界贸易为中心,福建是历史上“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武夷茶向海上带起了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北开启了经蒙古通向俄罗斯的陆上万里茶路。

(作者为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