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坚守底线 在发展中保住绿水青山

贵州:坚守底线 在发展中保住绿水青山

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贵州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新常态,要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遵循好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这“三大规律”。

最近,贵州省决定对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的综合测评,分为“经济强县”、“非经济强县”和“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三个类别,对列入第三类的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赫章县、江口县、望谟县、册亨县、剑河县、雷山县、荔波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等10个县,取消GDP考核指标,相应增加现代高效农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和权重。贵州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加快发展中保住绿水青山,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发展不放松。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应坚持发展不放松,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新常态,坚持既要“赶”又要“转”的方略,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实施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补上工业化、城镇化两块“短板”,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在较长时期保持一个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抓好贫困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等重大历史性机遇,坚持发展不放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工业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一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相协调,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切实转变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要处理好三大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重点要处理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决不能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三要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努力促进越来越多的“贵州制造”升级为“贵州创造”。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转变生产环节模式和消费环节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延长产业链,严格控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千方百计保住青山绿水。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放松。加大力度保护环境是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贵州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贵州这样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促进,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贵州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努力构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防止大矿小开、掠夺式开采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坚决制止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同时要通过政策导向和产业整合,把资源配置给优势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立法治理和综合治理,与国际荒漠化治理接轨,使石漠化面积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提高森林覆盖率: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认真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探索资源节约、环境美好、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坚持能源综合利用:加大综合利用水能、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力度,逐步淘汰燃煤、燃油等居民生活燃料,大力提高民用燃料气化率,努力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积极稳妥地发展沼气等再生能源。坚持节能减排: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严格控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提高扶贫工作精准性、有效性,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以加强建设生态农村为重点,保留农村原有的自然和绿色的特点,建成一批特色街道、特色村组、特色乡镇,同时消除环境污染,提高乡村生活质量。

坚持深化改革不放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贵州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新常态,要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遵循好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这“三大规律”,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在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上下工夫——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扩大对外投资贸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在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上下工夫——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壮大企业的实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更新观念上下工夫——坚决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新观念;破除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树立敢试敢闯、抢抓机遇的新观念;破除封闭保守狭隘的内陆意识,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新观念;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树立大干事业、干大事业的新观念。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上下工夫——坚持开放带动,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善待中外商,礼遇天下客,努力创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互利双赢的市场环境。在大力实施简政放权上下工夫——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简政放权、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减轻负担等方面加大改革和工作力度,把含金量高的、管用的审批事项彻底放给市场和企业,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活力;强化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逐步转变服务管理方式、提高服务管理效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在注重民生效益上下工夫——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持续改善民生。要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让人民分享“发展红利”和“绿色福利”,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成果。

 (执笔:魏霞)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