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突出监督。由“参与监督”向“监督问责”转变,突出执纪办案,保持警示高压,坚持抓早抓小抓及时,共实施提醒谈话32人、重点约谈8人。重点严查违法用地、工程招标、治污减霾、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领域的失职渎职、权钱交易问题,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共受理案件264件,初核100%,立案查处41件,处分69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直接挽回经济损失7600多万元。加强同司法部门的协调配合,与未央、长安及市法院、检察院建立了办案移交制度。为畅通信访举报、拓宽案源渠道,在门户网站开设了“廉政举报直通车”专区,在政务大厅和信访大厅设立了固定工位和举报箱,方便群众举报。收到线索后,第一时间交案件室研判处置,以提高办案效率。2013年底前,共受理信访举报169件、网站投诉236件,办结率100%;2014年,已受理信访举报143件、办结107件,网站投诉118件、办结112件。
转作风,突出队伍建设。摸清了部门、街道纪检监察和村(社区)监委会干部队伍及履职状况,选派其中的20余人参加了上级纪委组织的培训,加大了协作办案和以案代训;规范完善了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流程,使衔接有序;认真执行《陕西省纪检监察机关纪律规定》,坚决纠正作风飘浮、软弱涣散、口大气粗、以势压人等不良作风,坚决查处泄漏案情、执纪不严、失职渎职、滥用权力等问题,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先后组织“秦亡于奢”警示报告、少管所现场警示教育等活动9场,通报干部员工和违纪违法事实,“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氛围越来越浓。
严明党的纪律 以作风正党风
以狠刹“四风”为突破口,以作风正党风,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为社会、经济、民生协调发展的保障。
一是以刚性执行力促进开发建设。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常态化抓工作纪律,经常性教育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外出审批报备制度,突出抓好重要节点监督检查,共明查暗访12次,要求作出整改承诺书121份,批评和纪律处分11人,确保党的纪律、上级要求和重大决策部署刚性执行。
二是以良好作风促进民生保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同比压缩会议31%、文件24%,清理办公用房540平方米,清退超标公车7辆,“三公”经费预算同比下降18%。扎实开展纠风工作,抓好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清理,积极查处会所、培训中的腐败行为。在门户网站增设“四风”问题专项举报窗口,加强群众监督。定期组织开展民政、农业、社保等惠民资金落实的专项检查,查缺补漏、规范到位。
三是以长效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制度约束,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干部任免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工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强化干部监督,84名处级干部均报告了个人重大事项,对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坚持离任审计,扎实开展“裸官”、“吃空饷”等9个专项整治。修改完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建设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制度10余项,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全部上省、市平台;同步跟踪审计拆迁项目124个,审减资金3.4亿元,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笼子,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沣东新城托管体制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然有了较好的起步和开端,但依旧需要紧紧围绕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探索担当,规范契合,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有力推进区域内社会、经济、民生的协调发展。
(作者系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纪工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