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

山西: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

摘要:政治生态对社会文化生态起主导作用,好的政风能带动好的民风和社风,弊革风清要党政机关带头、领导干部带头。我们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先进文化的旗帜,走先进文化的道路,努力营造和维护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生态。

政治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生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生态决定影响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反作用于经济生态;政治生态引领指导社会文化生态,社会文化生态也影响浸染政治生态。解决政治生态问题,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认真贯彻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全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动员大会讲话中提出的 “要清政风,要纠行风,要正社风”,着眼于多维,着力于多点,既有高压态势的专项治理,又有相辅相成的综合整治,以治标推动治本,以治本反推治标,标本兼治。

以良好的经济生态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生态决定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所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是法治经济体系,是良性的经济生态。在这种经济生态下,政府必须形成和经济生态相适应的政治生态,必须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解决政治生态问题必须以解决经济生态为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同时,要像王儒林书记讲的,保持“三个高压态势”,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始终保持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始终保持打黑除恶的高压态势,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生态和政治生态健康良好发展。

以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匡正政治生态

在意识形态中,政治决定并引领文化,文化也深刻影响着政治。政治生态主导社会文化生态,社会文化生态也影响着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送带,文化是团结奋进的凝固剂催化剂。中国道路需要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需要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为主题的文化生态。文化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核心价值观,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在人们头脑中主观生成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受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方式、政治法律制度、观念文化传统等因素的濡染和熏陶。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