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战略轮廓呈现

201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战略轮廓呈现

时届年末,马年中国外交大局落子收官。中国特色鲜明的大国外交暨国际战略登台亮相,可谓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尽显。世界外交舞台上,具有鲜明“中国创造”标记的外交和国际公共产品喷涌而出,中国外交更具章法,更有力量,更富于智慧,也更显魅力。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深刻地感受到,经过一年的精心耕耘,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轮廓已清晰呈现。

充分评估国际形势锚定战略大趋势的发展方向

2014年,国际形势继续朝着战略格局转型、新秩序塑型的发展趋向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地区冲突交织迸发,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合作与变革的呼声更加高涨,建立利益与命运共同体的诉求更加强烈,国际秩序加速演变。

国际政治中最抢眼球的政治事件,莫过于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伊斯兰国(IS、ISIS)的横空出世。

乌克兰危机的缘起,是西方利用乌克兰国内政治经济问题积重难返的时机,推动了乌克兰不同族群和政治力量的分裂,核心问题聚焦于欧盟东扩—北约东扩危机,克里米亚事件的突发则使美国与欧盟始料未及,乌克兰危机内战化、长期化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的战略对抗。乌克兰危机使美欧—俄双方相互改变了彼此的战略认知,互相认为对方试图挑战自己的战略底线,破坏自身的核心战略利益。美欧加强了对俄的战略遏制与威慑,加大对俄经济制裁,并利用金融杠杆工具和油价暴跌的形势,使俄罗斯经济遭到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困难,从而迫使俄罗斯进入了战略收缩状态,甚至使美俄及俄—北约之间早已达成的有关限制导弹的条约的执行,也面临考验。

在中东,美国持续了十几年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暨全球反恐战争,不仅未能解决大中东地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民族宗教冲突、地缘政治矛盾,反而造就出一个21世纪的国际政治怪物。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美国既是制造者也是启动者),伊斯兰国的从天而降搅乱了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的战略调整计划,动摇了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战场撤离的战略信心,延宕了美国击毙本·拉登后意欲迅速收拾的反恐战争残局,拖拽了其在全球范围开始实施的战略再平衡计划。有学者认为,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是美国中东战略的严重失误与阿拉伯世界经历的政治、经济、民族和认同危机相结合的悲剧产物。种种迹象显示,形成百年的中东地区政治秩序正在崩塌,新秩序何时、以何种形式建成,已成为地区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国际政治—安全危局。中东局势的剧变,不仅在挑战美国的战略意志,也给其他大国出了一道战略难题,对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也明显上升,期望中国在中东北非地区提供更多的国际政治经济公共产品。

2014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持续发生深刻变化,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同时,世界对中国的依靠、对中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中央适时召开了外事工作会议。在深入分析了世界发展态势和国际格局变化基础上,中央对当前的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大局做出了清醒的判断,明确提出: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更要看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要看到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要看到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国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这些清醒的战略判断,锚定了战略大趋势的发展方向,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中国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不会动摇,中国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的政策不会动摇。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习近平主席遍访欧、非、拉美、北美、中亚、东南亚、东亚、南亚和大洋洲,到访30多个国家和欧盟,外访范围、密度、强度为中国外交史仅见,展开了中国特色国家元首环球外交。在国内,习近平主席主持了亚洲安全峰会和APEC北京峰会,接待了几十个国家领导人的来访,其中包括几乎所有大国的领袖。丰厚累累的外交成果,彰显了领袖外交对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大局的统领作用,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超过13亿人口规模和延续五千年文明体系的国度、民族和经济体,正站在新的高度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力度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这是2014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为精彩之笔。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