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深陷“多事之秋”  多方期盼“安全之春”(2)

民航深陷“多事之秋” 多方期盼“安全之春”(2)

当务之急,是要改进全球航班追踪监控技术和体系,力争早日实现全球民航飞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及时处理。MH370失联之后,对于航班行踪和机上情景迟迟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一教训是深刻的。亚航此次失联的情况可能没有MH370航班那么复杂,但依然在失联之后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掌握必要信息。要更有效、及时追踪全球航班,现有技术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但不客气地讲,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对技术成本的商业考虑影响了技术的采纳。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权衡商业利益和航空安全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不言而喻的。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2014年民航“多事之秋”已在世界范围内触发航空安全大讨论,官方和民间都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国际民航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及有关航空当局正在研究如何改进航班追踪体系,减少和消除安全盲点,提高空难事故搜救效率,以及航班飞经战乱和存在隐患地区的预警和规避。

“多事之秋”并非民航安全的宿命。即使像亚航这样低成本、低票价的航空公司也并不必然与“不安全”画等号,该公司成立10多年来,安全和运行纪录总体良好,多次被评为“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亚航的口号是“现在人人都能飞”,这句话的英文被醒目地油漆在每一架亚航班机上。对于世界民航业来说,做到“现在人人都能飞”,是值得称道的,做到“现在人人都能飞得安全”,更是值得追求的。为此,国际社会需要协力打造民航“安全之春”,不让悲剧重演。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