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没脸回家”的游子之殇?(7)

拿什么拯救“没脸回家”的游子之殇?(7)

【启示与思考】

农村大学生“没脸”回家过年,或许是由于理想太梦幻,现实太悲惨。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跳出“农门”,承载着家人和家乡的殷切希望,想通过自己努力在城市站住脚为自己为家乡“代言”,想要在城里找到一个好工作,迅速改变自己和家人的贫穷命运。然而在城市立足谈何容易?他们虽有强烈的摆脱社会下层的动力,却很难有向上流动的机会,现实的残酷风暴早已将曾经凌云壮志的他们刮得灰头土脸,不仅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也面临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

“没脸”回家不仅是农村大学生的心理之殇,何尝不是社会之痛?众所周知,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名校自主招生越来越青睐城里学生,导致农村大学生只能集中上二本、三本和专科院校,“起跑线”就落后一截。毕业之后又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存在“高不着低不就”的就业难题。同时在社会阶层加速固化,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对这一群本没有社会资本,不掌握资金、信息、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农村学生自然是难以立足,不能体面地回家过年自然情理之中。

这是一群可怜的孩子,他们挣扎在梦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之中,他们纠结在父母的期盼和生存的困境之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潇洒和温暖都不是他们能拥有的代言。

呼唤社会能对这一群体多一些人性和制度的关怀,让“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他们也能安心享受属于春节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喜庆和温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