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智慧 (2)

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智慧 (2)

二、因时因势而变的公共管理制度与人事互构

谈到中国的政治变革,有两本字数虽少但实际上容量很大、见地深刻的小书,必须一提。一本是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本是许倬云的《从历史看组织》。这两本书都只有区区十来万字,却因为作者的经历、见识和见地,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运作和社会治理之道,有着深邃的领悟和把握。两本书虽然写法不同,却有一个极为相近的观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强调制度与人事的关系,《从历史看组织》则强调人物与组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演化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和治理现代国家一样,这样一些制度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比如,土地制度。农业社会时代的财富积累主要源于农业生产。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农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人工劳作的产业。但土地这种生产资料却经常是非均衡占有的。为了求得生产资料与劳动力配置的最优化,从而调动地主和农民双方的积极性,中国历朝的土地制度变革一直居于经济制度变革的中心。而几乎各个朝代都会发生的变法运动,基本上也都以重构农地制度为重点。而赋税制度、财政制度甚至军事制度,许多也都以此为中心展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些制度都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根据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各个阶级阶层力量关系的变化、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就是:“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唯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之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哪能有一项制度经过一两百年还算得是好制度呢?”随着一个制度执行的时间延续,人们就会受追逐利益、谋求优势地位等的影响,而采取破坏制度的个体行动。而众多人的自私行动,就会导致原有制度的一些漏洞越来越明显,制度执行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许多制度会形同虚设。为此,制度必须因时而变。

又如,人事制度方面。如何分配公权力,是一切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面临的第一等难题。封建王朝里,需要关注两个权力运行的重点。一个是如何确保权力不旁落,特别是如何确保权力掌握在皇家子孙后代手里;另一个是如何确保权力的运行是正常的,不出轨而且高效,能够给百姓带来福祉,能够有助于皇权的巩固。我们能够看到,为了实现第一个目标,历代皇帝可谓费尽心机,有的集一切权力于皇帝本人,有的建立皇权与相权间的均衡,有的利用太监、联姻等制约外朝的权力,甚至有的建立和利用“东厂”“西厂”之类特务制度加强对官员和社会的监控。但是,当皇帝的诱惑实在太大,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趋近无穷大的收益,会导致一些野心家不计任何代价和成本,近乎疯狂的追逐皇权。所以,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乏冒死揭竿而起梦想“彼可取而代之”的人物,也不缺少皇室内斗“煮豆燃萁”的案例。另外,为了实现治理的有效性,以确保祖宗基业永固,人事变革也是常常发生的。因为好的制度需要人来设计,也需要人来遵守和执行。一些不合时宜的制度更需要聪明的、优秀的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创造性理解、创造性执行。由是,我们能看到,在一些朝代,“变法者”获得皇帝支持,某些旧有的制度得到突破和变革,起到缓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但某一些朝代,“守成势力”得势,“变革者”受到打压甚至丢失性命,旧势力、旧制度沉渣泛起。这样的故事历代不鲜。在这方面,人事制度和公权力组织模式也是在持续变化的。这当然受到外部环境、社会形势、力量对比等外在、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更为难以捉摸的一个变量—人的因素影响。比如,皇帝是否有能力、官员是否敢担当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制度和人事的自身变化外,制度和人事之间也是一对互动关系。而且彼此制约性、牵连性很强。按钱穆的思路,两者相适应时,政治就会相对清明,社会经济发展就会较好。而两者不相适应时,政治就可能会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发展就可能一塌糊涂,甚至会改朝换代。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在中国的传统治理智慧中,人的因素一直是第一位的,制度和组织是第二位的。而在人这个因素中,社会精英、领袖和官员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普通百姓是不重要的,是从属性、被动接受型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