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设全国性研究开发网络
中央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网络,推动国内各地间人才流动。在刚刚出现比较优势的领域中,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最新技术和推动技术进步为目的的研究团体,应该鼓励内陆城市的企业参与其中,从而降低内陆城市的封闭程度。在美国和日本政府都资助支持了很多这样的研究开发联合体,这类联合体也有助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帮助中国在包括内陆城市在内的许多地方产生更多的“全球挑战者”。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与高校密切相关,后者开展上游研究并产生创意,各类小企业通常能够在风险资本家和投资者的指导下积极引领新技术,而拥有更多资源的大型企业能够继续完善、扩大和提高这些技术,并转化为商业成果向市场推广。前沿领域(特别是绿色技术)研究的成本和复杂性非常之高,即使是最大规模的公司在开发复杂的新产品或技术时,也希望与在这些方面有所专长的其他公司或大学进行合作。通过与沿海城市更为先进的公司(包括跨国公司)开展合作,内陆地区的企业可以充分挖掘其研究潜力、提高技术能力。除了联合研究,如果能动员国内外企业将研发中心而不是生产基地放在内陆城市,也将对提高内陆城市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成都和西安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这还取决于区域的创新发展政策。这种政策能够提供激励,并建立符合当地需求的机构。内陆的研究型城市将从产业聚集中获益并在相关领域获得卓越地位,但这有赖于政府根据不同产业特征采取不同措施——要知道,像生物技术产业集群这类研究型产业所需要的政策,与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或白色家电所需要政策截然不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