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北京需求,主动对接
民建河北省委在《关于我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几点建议》的集体提案中指出,我省要以主动服务为对接手段、实现借力发展之目的。
针对北京发展空间需求,主动做首都第二空间。在陆地,科学绘制城市功能疏解、产城融合的卫星城地图,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领域与北京深化合作;在海岸,与北京共建港口、码头,借助北京优势“向海发展”;在空域,推动与京津通用航空领域合作,发展通用航空器制造、通用航空旅游等朝阳产业。
针对北京资源环境需求,主动做首都生态屏障。争取将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列入国家生态经济特区,支持三市创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验区”。
针对建设科技北京需求,主动做首都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河北可以采取共建共享方式,规划建设针对北京科研成果、创新成果、创意成果的转化基地,省内各类开发区与之主动对接。
关键词:交通一体化
打通“断头路”,实现公交“一卡通”
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政协委员杨伟坤提交了《以协同理念助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建议》的提案。他说,目前疏解北京过境交通的首都地区环线尚未建成,京昆、京台、京秦等6条与京津连接的高速公路还未全部打通;我省与北京连接的普通干线公路还存在8条断头路和13条瓶颈路,与天津连接的普通干线公路还存在两条断头路和9条瓶颈路。“在整个交通一体化规划中,打通断头路是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杨伟坤建议谋划成立跨省市的交通投融资主体,由其统一规划、统一向金融机构洽谈融资、统一工程建设,率先解决跨省“断头路”问题。
杨伟坤还提出,按照《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总体规划》三地最终将实现公交“一卡通”,但目前河北省内各城市还没有实现“一卡通”。建议先挑选与京津人员往来量较大的保定、廊坊、石家庄三地试点公交“一卡通”,测试系统的稳定性与便利性,为将来京津冀三地公交“一卡通”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气治理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针对京津冀区域的重度大气污染,省民盟提交《加强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建议》的集体提案,建议三地开展区域联动,在社会成本最小化、减排责任公平化、控制标准一体化、发展权益均等化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综合防治机制,实现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
尽早设计、实施京津冀大气环境跨部门监测网建设方案,建立环保与气象部门联合共建大气环境监测网与数据共享平台;逐步建立并完善环首都区域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体系。在空间上合理布点,构建监测网络,并利用激光遥感技术实现立体观测,结合气象数据,摸清污染物产生、反应和消解的区域特性与输送扩散的通道,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提升京津冀大气污染预警与调控能力。
在监测常规参数的基础上,加快开展PM2.5前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和PM2.5成分(如重金属、有机无机碳等)的实时测量和分析,从而快速并准确地判断污染物的来源和比例,为关停减排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软件模拟减排,估算决策效果和经济成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