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房子在国人心中重千金,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房子。这种观念的存在,和国人浓浓的家庭情结有关,和久远的传统观念有关。很难说,这种观念就是完全正确的,也不能说这种观念就是完全错误的。
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的居民和我们的居民思想观念不同。他们在意的是高质量的生活。可以拥有豪宅名居以及生活保障固然是最好的。但是,要让他们在房子和生活之间选择,他们更在意的会是生活。很多西方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未必就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其生活质量也没有因为没有房子而降低。这就是思想观念不同带来的生活精彩程度的不同。
“不买房一代”并不是没有房子居住,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租房标准。单身时候,选择小房子租赁;结婚之后,选择大房子租赁。租房的代价远比买房的代价低,按照买房子实际上是买一个空间和年限的说法,租房和买房之间的消费差距还是巨大的。而租房子并不代表居住的水平就是低下的。而且,由于现代人的工作范围、工作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再也很难做到一辈子在一个城市工作,在一个单位工作,有了固定房子的牵绊,还会给变换工作,变换城市带来不小的麻烦。不仅成了房奴,还让房子成为事业的牵绊。因而,相较于70、80后,90后更倾向于即时的享受,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是,他们貌似更愿意“改善生活”、“创业拼搏”,而不是“购房当房奴”。
但问题在于,完全主观的个体偏好,到底有多大可能,会转化为最终的行动?纵使是90后群体,也身处在一套既定的社会秩序内,也置身于多种代际所构成的关系网络里。就此而言,所谓买房与否,从不只是个人的抉择。
倘若真有“不买房一代”,也必然不是因为,这一代人内心不想买房,而是要取决于社会形态的沿革。当人口流动变得更为自由,当财富保值、增值渠道更加多元,当市民待遇与房产状况彻底解绑,人们对“买房”的执念,才会真正消退吧……明乎此,我们便应明确,90后或成“不买房一代”的预言,几乎毫无兑现的可能。至少,其不会成为一种普遍的、大面积的现象。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