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会议之一,当然不是解决党的所有问题,因为后来还有一系列的重要的会议,包括在西北坡的进京之前的赶考问题,两个务必的提出,每一次会议他都有重点和对现实关照的侧重点,我觉得遵义会议你也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值得今天借鉴的,但是我觉得两个方面更突出,我们可以从里面找到更多的启示:一个是选择确定道路很重要,道路问题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关系一个政党和其他的集团,道路选对了也就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团走向辉煌,道路选错了,那就走向衰落衰败消失,说关键是道路问题。前面咱们讲了遵义会议实际上讨论的就是发展方向问题,道路选择的问题。你看会议讨论的内容,咱们前面谈到一方面博古做的第五次反围剿,他的总结报告,他这个就是为“左”倾冒险主义辩护,如果他这个报告成立了,接受了,那就意味着这个路线还要继续下去,既然前面是失败了,那最后你可能胜利吗,历史是多种结果的,但是已经证明是错误的,是失败的,你继续坚守结果会怎么样,只能走向失败,最后断送红军断送中国革命,至少迟滞中国革命。
另一个周恩来的副报告做了自我批评,以及毛泽东重要发言直接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的问题,原则性的问题。那这两个说来说去,两个都是一个路线选择问题,最后都要落到路线上来,那因为毛泽东在正确主张得到了更多人的接受和认同,那道路就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讲遵义会议是成功的会议,以前有的会议就是没有取得成果,有的可能就错了,实际上回顾我们红军的发展过程,你也看得出来都是选择的问题,那当初我们经典作家的观点,是城市开花,革命是在工业国家完成的,工业国家在城市开花,那城市有工人对革命的阶级,但是你在中国行吗,中国你城市开花开不了,中国就没有工业大生产。咱们有一些手工业者也是很有限的,他也缺少组织的,工人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来自于他无产者,也来自于组织性。
工业大生产就把人带着有组织,你手工业者即使列在工人这个群体他没有组织,他跟农民是没有大区别的,中国城市能搞吗,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候,共产党员是4比48万人,其中就有2.5%的人是工人出身,基本上都是农民。中国是农业经济社会,所以一个农业经济社会搞城市开花,让工人去暴动的方式,这个革命是很难的。所以毛泽东到了井冈山,他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个不就路径问题吗,选择城市开花,城市工人罢工呢,你还是跑到农村,借住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社会,大量的农民、破产农民,贫穷者应该他们起来革命,这两种选择,你就看了中国革命为什么成功。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中国化实际上就是你路径选择问题,农村包围城市创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