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动构建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基于对执政安全的深度忧患
湖南日报:作为国内知名党建研究专家,您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执政安全”问题。当前,“执政安全”问题是不是更加尖锐地存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大而根本的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新常态,是不是更加显得重要和必要?
徐晨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告诫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我理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正是基于对执政安全的深度忧患。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并且长期执政的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国内外、党内外错综复杂的新形势新变化,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常怀忧患意识、常思执政安全。因为: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有了新变化,我们党的内部结构有了新变化。据统计,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总数在八千六百万人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并且三十岁以下的党员占到了1/4强。党员体量的庞大和结构的变化给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对这样一个在十三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
更加紧迫的是党的建设出现新变化,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党员百姓化、组织群团化和活动庸俗化等倾向和问题,值得引起高度警惕和迫切加以解决。党组织和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组织活动的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和庸俗化,党员意识的弱化、淡化,就会直接影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导致“细胞”坏死,甚至“躯体”衰竭。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使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总之,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