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组织部工作情况及2015年工作计划(2)

2014年组织部工作情况及2015年工作计划(2)

核心提示:履行首要职责,致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把紧扣中心推进组织工作作为首要职责,提出了“三轮驱动·聚力五水共治”载体,切实找准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中心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最大限度助推和服务“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三是强化“育”,抓好干部教育锻炼提升。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性党纪、核心价值、勤政廉政“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推进“红色线路·精品课程·经典案例”课程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以《XX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程(试行)》为主体,8项配套制度为辅助的“1+8”制度体系。深化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省委党校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市委党校挂牌省委党校南湖分校。首次与江苏常州联合举办县处班, 104名学员分别在嘉兴、常州开展教学,重点突出两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研究。积极打造“没有围墙的党校”,在县处班、中青班、优秀年轻干部能力提升计划示范班等班次,组织学员赴经济薄弱村和中心工作、重点项目一线等蹲点调研,在改革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同时,实施干部多向挂职锻炼计划,选派94名干部赴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和有关外省市挂职学习,分别选派7名、11名市级机关部门(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分管经济工作的党政副职。

四是突出“严”,抓好各项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领导干部在企业社团兼职、“裸官”整治、干部“怕担当”、干部档案造假、高价培训、干部“走读”和机关干部“中梗阻”等八项专项整治工作。共清理违规企业兼职(任职)226人次、县处级社团兼职182人次;2名符合“裸官”标准的科级领导干部整改到位;调整处理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5名;参加社会化培训的13名市管干部完成整改。同时,坚持宽严相济,推进市管干部关爱中心建设,落实干部关心关爱政策。

(四)突出服务主题,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在全面推进青春党建、民生党建、区域党建、网络党建、党群带建工作的同时,坚持重点突破,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提升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围绕打造“红色志愿之城”,不断深化96345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建立40个“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推广党员干部“两地双服务”做法,10.2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微心愿”2.2万个;采取“社工+志愿者”形式实施公益项目领办,推进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承办由省委组织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弘扬‘红船精神’,深化党员志愿服务,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理论座谈会,从理论层面深化推进党员志愿服务。

二是深化“青春党建”工作。大力推行“五(化)四(季)”行动计划,即以支部设置青春化、团队活动项目化、组织生活创意化、党员队伍菁英化、作用发挥网络化为行动载体,将公益季、成长季、创意季、闪光季等“四季”活动从偶发性组织向品牌化打造拓展。先后开展了“青春公益·治水先行”、“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希望书库”、“公益创投”等主题志愿活动。

三是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市42个村、5个社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立领导联系帮扶机制,选派机关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协调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帮助解决疑难问题。采取“一支部一对策”,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9名,跨村任职6名,配强了党组织班子;落实帮扶项目42个,涉及资金1240余万元,增强了经济保障能力;推进“五议两公开”工作,规范了村级民主管理。截止 6月底,已基本整转完毕。

四是实施党建惠民工程。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五好”服务型镇(街道)创建,深化镇(街道)为民服务“五承办”、村(社区)“一联三会”、两新组织“三联三会”等制度,构建民情民意“收集、研判、交办、督办、评价、反馈”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群众点题、组织解题”,启动实施惠民行动,回应群众诉求。强化基层党建责任机制,实施“书记领办项目”和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推进党群带建,把群团建设考核纳入党建考核内容,构建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协调运作的党群共建机制。建立村级事务准备、退出机制,为基层松绑减负,腾出更多的精力服务群众。

五是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推行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大党委制”,推进基层党建网、民生服务网、治安管理网“三网融合”,实施党员群众中心户、文化(科教)中心户、网格管理中心户“三户合一”,面向区域内各类组织开展综合服务。持续深化“1+x”组团帮困机制,为全市2.2万多户的低保户、困难残疾家庭提供结对式服务。

(五)助力创新驱动,统筹做好各类人才引育工作。通过体系化设计、高端化引领、品牌化塑造、产业化转移、人性化服务、科学化统筹“六化同步”,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截至目前,嘉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90万人,拥有本土院士1名、“国千”61人(培育20人+引进41人)、“省千”76人(培育66人+引进10人)。

一是抓宏观统筹。构建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分管人才、科技、工业金融的3位副市长任副组长,35家市级机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一正五副”领导构架,坚持召开工作例会,审议重要议题。创新建立县(市、区)委书记和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履行人才工作责任述职制度,将一把手人才述职范围、内容、程序方法等以制度形式予以固化。出台《2014年度重点人才工作考核评优办法》,完善县(市、区)、市级部门、创业创新平台三个层面的考核评优指标,更加注重人才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2014年市对县(市、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人才工作从2级指标提升为1级指标,所占分值由2%提高至3.5%。

二是抓机制创新。重点围绕李强省长提出的关于嘉兴接轨上海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乐园,实现“两个无差别,三个更好”的目标要求,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政策创新工作组,对人才开发政策重新进行整体谋划,初步形成“两意见两办法”人才新政,即人才改革试验区若干政策意见、“人才强企”若干政策意见、杰出人才选拔培养实施办法、事业单位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

三是抓高端引领。连续5年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建立起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外专人才“三路同引”的海外高端引才体系,累计遴选426名创业创新类领军人才及项目,截止6月,已注册落户359个创业项目,转化率为86.3%。2014年,又吸引932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申报第五批“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项目936个。经过产业化导向评估、技术评审、产业化评审、综合答辩等环节,目前整个评审工作已基本结束,最终入围人才项目在120个左右。年初,对前3批注册一年以上的177家领军人才企业进行评估,拨付财政补助资金2.83亿元,企业总投资额达22.27亿元,财政放大效应近8倍。

四是抓平台建设。建立领军人才服务中心、评估中心、转化中心等“三中心”。完善中国归谷嘉善“千人计划”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千人计划”项目转化中心的运行机制,建立省内首个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报国浙江嘉善基地”,重点推进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主动深化与欧美同学会、“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的交流,加强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硅谷、英国、以色列基地的合作,积极在全球布局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点),构筑“一站八点”引才网络。设立浙江省星耀南湖创新发展院,核定专项创新人才事业编制100名,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五是抓优质服务。通过“一网、两会、三窗口”助推服务人才更上一层楼。“一网”即“创业助理网”。全市累计选派近百名退二线领导干部,覆盖全市2/3以上领军人才企业,并通过建立市委人才办与创业助理的常态沟通机制、问题交付解决机制和双月例会制度,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两会”即领导小组服务人才专项例会和成员单位年度重点人才工程(工作)推进会。突出服务人才和人才服务两个重点,分行业、分领域召开生物医药产品推介咨询会、信息技术(产品)推介会等5场专项对接活动。“三窗口”即以“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网站、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两招双引”模式、长三角海创俱乐部(嘉兴)人才社团为依托打造互通、互动、互助窗口。六是抓品牌塑造。设立我市人才表彰最高奖项“南湖功勋奖”,百万重金奖励杰出人才。今年12月将举办第七届“星耀南湖”精英峰会,共设十大主题活动,持续打造人才品牌盛会,进一步促进人才、项目、资金、市场对接合作。

此外,大学生村官工作方面,重点开展了“践行群众路线、争当‘泥腿子’村官”主题实践活动,全市544名在岗大学生村官累计走访农户、居民户13.8万户、记录民情笔记570本、绘制民情地图510份,撰写调研报告505篇,办理惠民实事2725件,涌现出一大批治水之星、创业之星、服务之星。根据省里部署,近期拟出台《大学生村官积分制管理办法》,设置日常行为积分、年度评议积分和突出贡献积分三类积分,并与村官薪酬水平、解聘退出、培养相挂钩,引导大学生村官真正把精力集中到服务群众、干事创业上。

(六)坚持从严治部,建设模范部门、过硬队伍。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进“阳光、智慧、服务、人文”四大组工建设。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