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建构起新的健康的人际关系(2)

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建构起新的健康的人际关系(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要落实到基层中去。为什么中国传统的伦理结构和社会组织,能够发挥很大的功能呢?宗法制社会下的乡约,对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行为的约束发挥着巨大作用,“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邻里之间相处得非常和谐。现在社会情形发生了改变,农村出现空心化,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而广大青壮年都跑到城里去了,传统社会的邻里相望、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一去已不复返。城市的情形也是一样,过去城镇居民都生活在一个大院、一条胡同之中,大家都亲如一家,相互有照应,那家做了好吃的,大家都会去尝尝,那家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去帮助。现在的城市居民多住在高楼大厦里,“高楼无邻居”,单门独户,互不来往,居住条件改善了,但邻里关系没有了,没有邻里之间的帮助和关怀。现代人除了上班,下班回家以后,除了家人,基本上没有和他人交往的空间和时间,不少人尤其是年青人因而沉浸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我们失去了传统的网络结构,人际关系非常淡薄。随着社会基层细胞发生变化,价值观怎样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我觉得这是最大的难题。而我们现在的宣传,不客气地说,还是精英化的宣传,大多数是“官话”、“套话”和“空话”,很难贴近社会的生活,老百姓不关心,只有政府层面在提倡,比如,“敬业、友善”如何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呢?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革和完善我们的社会管理模式,帮助人们建构起新的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网络结构;另一方面,我们要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话语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贴近下层人民的生活,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的生活一部分,“日用而不知”。就好像我们的古代社会,“仁、义、礼、智、信”没有人天天在宣传,但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去践行它、去遵守它。

怎样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怎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