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2
新区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
今年,本市将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在总结泰心医院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突破口,在滨海新区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滨海新区卫生局已经完成了该区13所公立医院经费补偿的基础性测算工作,拟定了改革实施方案。
作为本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全面实行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泰心医院改革主要围绕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取消药品加成,其次是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同步控制付费改革。随着取消15%的药品加成,医务人员的工资不再与开多少药挂钩,而是与工作的质量、技术难度、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挂钩。该院上调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高难度心脏手术等医疗服务价格,降低了核磁等大型检查价格,以技术难度为例,医生治疗技术难度越高的病,绩效等级就越高,奖金也就越多。
在实施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方面,根据该院之前三年服务提供情况和实际医疗费用发生情况,考虑医疗成本上涨以及基金和医疗服务变动等情况,测算出该院未来门诊人次,医保自付比例、占全市医保总额比例等数据,最终确定该院全年的医保支付总额。通过总额控制,逐步建立以保证质量、控制成本、规范诊疗为核心的医疗服务评价与监管体系,控制过度医疗及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降低患者次均诊疗费用。
目前,泰心医院的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本市将在滨海新区13家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全面启动综合配套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政府补偿渠道,健全绩效考核体系,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责任,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同时,探索药品二次议价、医保总额包干、医师多点执业、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
惊喜3
建医疗联合体:提高基层医院资源利用率
医疗联合体:
1个三级医院+几个一级医院纵向合作
今年,本市将在全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在和平区、河西区等区县建成10个医疗服务联合体,并试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模式。同时,还将推动在区县中心医院建立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目前,很多三级医院都存在医疗资源紧缺与浪费共存的矛盾。因为规模大、设备齐、专家多、技术好,一方面患者不管什么病都愿意到三级医院看病,导致医院里人满为患,很多患者挂号难、看病难。作为一级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近年来的政策扶持,不但药品价格实行零差率,医保报销比例也有很大优势。因此,今年本市将充分发挥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作用,在发展三级医院品牌、技术优势,保持一级社区医院基层网底作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地域、辐射范围,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中心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优化医疗服务联合体内诊疗流程,发挥功能和作用。通过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让三级医院回归疑难重症患者抢救治疗、专业队伍教学培训和学术研究上,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让疑难重症患者在三级医院得到及时救治。
和平区医疗联合体试点:
总医院专家“坐堂”指导社区卫生中心
目前,医大总医院已与和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与和平区区内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医疗联合体”,并先期在和平区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逐步辐射至和平区其他医疗机构。
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医大总医院将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专家,开展坐诊、查房、带教等工作,指导家庭责任医生开展居民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也可到医大总医院进修,逐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和平区将依托医大总医院成立消毒供应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借助医大总医院技术和设备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档案互信、远程会诊互通,在满足社区就诊患者检查、检验需要的同时,降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及设备成本。
“医疗联合体”还将在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搭建医大总医院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殊药品“绿色通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有的基本药物品种之外,根据患者需要提供治疗慢性病特殊药品送药至社区的便捷服务。另外,“医疗联合体”还将借助医大总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等资源,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医务人员之间常态化技术交流与培训机制,为社区医生提供专业的继续教育支持;医大总医院专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进行健康讲座等方式,指导社区医生进行常见病诊疗、慢性病居家管理和健康干预等基础医疗服务。
据医大总医院院长张建宁介绍,此次建立“医疗联合体”是三级公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纵向合作的尝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逐步实现分级诊疗模式。今后“医疗联合体”还将不断拓展合作内容,使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预约医大总医院的专家号,实现预约就诊、分时段就诊,进一步方便居民就医。
河西区医疗联合体试点:
社区医院“绿色通道”直达三甲医院
目前,河西区卫生局与区内医大二院和天津医院两家三甲医院签约建立了区域卫生协作体,开通检查、化验等“绿色通道”,在方便患者的同时逐步实现合理分流。
河西康复医院(大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甲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友谊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区属医院已与两家三甲医院开展合作,来社区就诊的患者如果需要进行CT、核磁、肌电图、骨密度以及特殊部位的彩超、特殊的生化检查等,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到三甲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再根据病情回到社区继续治疗,使社区医院百姓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有力促进了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流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