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能预约“三甲”专家号(3)

社区医院能预约“三甲”专家号(3)

摘要: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突破口,整体推进滨海新区改革试点;构建京津冀卫生应急、疾病防控、综合监督、医疗用血调配区域联动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成10个医疗服务联合体,并试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模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不断完善预约诊疗服务体系,推动网上支付挂号费、社区医院为患者预约大医院专家号等工作,这些都是记者从2月9日上午召开的天津市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会上获悉的好消息。

惊喜4

京津冀协同发展:

任何一地“血荒”

可向其他两地调剂

今年,本市将进一步落实京津冀疾病防控、综合监督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实现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卫生监督资源共享;建立区域间血液应急调剂和审批制度以及区域内血液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统一标准、统一质量,保障用血安全;构建京津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区域联动新机制,深化流动人口“一盘棋”机制建设。

据了解,本市与京冀两地将建立区域内血液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在无偿献血宣传与招募、献血志愿服务、采供血信息共享、血液质量管理、血液保障与省级调剂、科研与教学培训等6方面紧密合作,并建立区域间血液应急调剂和审批制度,有任何一地出现“血荒”可向其他两地进行调剂。不仅如此,本市还将与京冀两地通过联网共享献血信息,在三地范围内实现避免不够间隔献血和不合格献血者屏蔽;共享血液筛查信息,实现应急调剂血液的计算机直接识别,避免手工关联入库产生差错。通过进一步加强三地间献血志愿者相互交流,将逐步实现三地间互通的志愿者优先用血的照顾政策,逐步实现献血者、配偶及直系亲属血费异地报销、优先用血等互联互认,提高为献血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扩大献血志愿者队伍。

今明两年,本市与京冀两地将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一体化体系建设和协调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多领域的广泛合作。同时,本市还将与京冀两地协同应对跨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合开展突发事件紧急医疗卫生救援。三地中任一方接到涉及或有可能影响其他方的突发事件信息,或所涉突发事件情况紧急、需要请求合作方支援时,由双方联络员在第一时间将信息通报对方。

惊喜5

推动住院患者

无陪护和营养包餐

去年,市卫生计生委积极推进住院患者无陪护和营养包餐制,并在三中心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医院全面实施。今年,本市将进一步推动住院患者无陪护和营养包餐工作,探索护理员持证上岗管理机制,加快三级医院营养科建设。2016年底,全市三级医院单体建筑或全院将全面开展住院患者无陪护和营养包餐工作,同时实现住院病区所有护理员持证上岗。

市卫生计生委正在通过举办护理员专业培训班,为全市医疗机构储备护理人员。今后本市医院要配备与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和厨师等营养专业人员,统一聘用负责基础生活护理的护理员,逐步达到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低于1:200。在此基础上,市卫生计生委将进一步在全市三级医院重点推进该项工作,到2016年底实现全市三级医院单体建筑或全院全面开展,配备与医院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和厨师等营养专业人员,并统一聘用负责基础生活护理的护理员,达到医院、医护、患者、家属四满意的效果。到2016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创建10所“住院患者无陪伴和营养包餐示范医院”,100个“无陪伴示范病房”。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