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学生该不该同场考试?(3)

老师与学生该不该同场考试?(3)

“师生同考”是一场无聊的游戏

邳州运河中学组织“师生同考”,看似新鲜有创意,实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游戏。作为教育阵地,任何教育活动一旦偏离了教育意义这个基本目的,就只能是一通瞎忙。

也许运河中学组织师生同考,初衷是好的。有老师参与考试,学生会觉得考试突然增加了趣味性,稀释了考试的紧张气氛,甚至可能学校还认为,师生同考能够营造一种同在感,打消部分学生对考试的抵触情绪。但是很显然,这样的考量在学生心里无法得到呼应,他们或许关心的只是师生同考形式的好玩,或者本班老师的考试成绩,“老师你打多少分”这样令人尴尬的问候肯定会不可避免地充斥整个校园。

或许真如该校负责人多说,师生同考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一次业务练兵。如此该校的师生同考就有“权力越位”之嫌,因为组织教师进行业务考试,是教育行政单位的职权。事实上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业务考试,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目的是促使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进修和教育研究,因此业务考试被认为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业务考试的成绩是教师个人隐私,教育行政单位也不会公布,更不会与绩效挂钩,只要补考合格就可以了。由学校来组织业务考试,一方面是越粗代庖,多此一举,一方面也很难做到保密,确实很可能影响到教师的声誉。

有人说,现代教师就应该有敢于与学生同台竞技的勇气,考不过学生就没有资格站讲台,这样的观点很欠思量。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不能简单等同于师傅和徒弟。教师在答题技巧、思路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思维活跃度不够,临场发挥能力欠缺。所以可以说,到了高三,还没有几个一线教师敢于与尖子生同场拼解题能力,教师考不过学生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这样,学校何必出此下策“为难”教师?

学校领导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育活动,应该有明确的预期目的,不能想当然,拍脑袋,更应该推行民主作风,吸纳教师意见,最大可能地避免把活动搞成无聊的游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