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王中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法治建设的论述(3)

三、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发展民主就是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那个《说明》里面,讲了三个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协商民主的问题。

(一)协商民主的主体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独特优势,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协商民主这个概念,这个词近一二十年才出现,它首先是从西方出现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应该说协商民主的传统是很久的。从2012年的十八大到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习总书记的一些论述里面,关于协商民主讲了很多。当然了,它是很重要的。

里面首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就是协商民主的主体,谁来协商?有这么几个主体:一个是国家政权机关,一个是政协组织,一个是党派团体,一个基层组织,一个是社会组织。在这个里面,需要我们注意的有这么几点,第一点,各种主体包括政党、国家政权,在协商的时候都是平等的,以平等的议员身份来协商,而不是命令式的。不是说找几个人,然后坐在这儿布置任务,一二三四,那是强迫,那不叫协商。协商是平等的。

第二点,当然协商总是得有一个主导的主体,谁来主导协商?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国家政权机关,包括人大,包括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它担负着治理国家的责任。所以说协商的主导者应该是国家政权机关和执政党。

第三点,一个最大的突破就是把社会组织纳入了协商主体之中。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是政社不分的,政府和社会是差不多的,你说有没有独立的社会组织?这种独立当然不是说摆脱党的领导,摆脱政府的指导,不是的,组织上独立的是没有的。改革开放30多年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的民主的、法治的、独立的、平等的意识的增长,我们这个社会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出现了很多的不是直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组织。

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这么一个情况,提出要改变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我们过去成立一个社会组织,如果得不到民政部门的许可那是成立不了的。许可的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找一个婆婆,实际上也就是找一个上级的部门,你可以挂靠的这么一个地方,然后才能成立。这样就导致很多社会组织找不来一个上级单位,找不来一个婆婆,它就成立不了。它成立不了,它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它还存在,怎么办?它存在就是地下组织,说实在话,地下组织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最好把它由地下变成地上,纳入法治的轨道中去,才有利于这个社会的稳定,有利于这个社会的活力。所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做出这么一个决定,商会类的、协会类的、慈善类的、公益类、环保类等等这些组织,以后不需要找婆婆了,不需要找上级部门了,直接到民政部门去登记就可以了。这么一来,就给我们社会的这么一种社会组织的发展打开了一个空间。

协商民主制度,把社会组织纳入到协商主体里面,更是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地位。这么做,总体上有利于我们这个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让这些社会组织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也有利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活力,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准确性。

(二)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

我们讲了协商主体,那么协商内容是什么?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包括习总书记的讲话里面都特别强调协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协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要协商这么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到村里都有。有些问题,在中央看来它不是重大问题,但是在地方,在村里看来它就是重大问题了。就是在不同的层面,对于重大问题,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认识界定,具体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我们强调协商民主,它是多层、广泛、制度化的发展,要多层次的。

中央有中央的情况,省有省的情况,市有市的情况,县有县的情况,村有村的情况,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它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它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了,党和政府在决策的时候一定不要自己说了算,一定要去听群众的意见,要多做协商。在决策之前要协商,在决策的执行之中也要协商,不断地找相关方面来协商沟通,这样的话,这个决策才能最可能的正确。这个决策才最可能的得到实施。

(三)协商民主的途径

协商的类型实际上就是渠道、种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规定,初步有这么几种:立法协商和人大的关系大一些;民主协商和政协的,和统一战线的关系大一些;参政协商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大一些;社会协商应该说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关系都很大,特别是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大。

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面,关于协商民主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充分地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在协商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知道统一战线是共产党顺利的推进革命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实际上历史也证明了,在统一战线搞的不好的时候,是共产党犯错误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社会建设搞的也不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很大的挫折。比如说上个世纪60年代,甚至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统一战线做的很不好,民主党派的活动都被停止了,人民政协的活动也停止了。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生活正常不正常?不正常,政治生活不正常,经济生活也不正常。所以说像文化大革命这么一种大的错误就发生了。

那么在中国我们讲政治协商,最主要的就是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之间的政治协商。我们讲这里面有一个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渠道。当然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在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之间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政治协商是双向的协商,民主监督也是双向的监督。共产党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但是共产党是执政党,所以最主要的还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通过各种形式提出自己的建议,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有问题了,提出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民主党派的职能。在之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那么一种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没有制度化。没有制度化就造成一种随意性,协商不协商?协商的效果怎么样?也要看各级主要领导,看中央领导人、省领导人、市领导人、县领导人。看主要领导人的喜好,他愿意协商就协商,不愿意协商他就不协商。这样一来,使我们传统的这么一种统一战线、三大法宝这么一种重要的政治协商组织的作用大打折扣,不像我们想象的作用那么大,因为没有制度约束。

所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包括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这么一点,就是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综合来说就是一个法律化。要使这种协商,使这种监督,使这种参政议政,使它的形式、它的程序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用法律把它固定下来。这么一来我们知道法律是有强制性的。强制性是什么?就是说不管怎么的,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在很多事情上你必须走协商的这么一个路子,你不协商是不行的。这样的话,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我们讲的协商的情况。

习总书记的讲话里面,关于民主的这么一个论述是很多的,实际上还包括了基层民主的发展,这个习总书记也有论述。但是我们重点选了两点,一个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像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同志们不要忘记了,像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么一个概念,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么一种说法,以前是没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才提出来的。第二点,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这个十八大提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任务来落实的,并且像这些内容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政治建设方面的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是习总书记主持起草的,应该说字字都是经过习总书记仔细斟酌的。所以习总书记在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起草的说明里面就讲了,比如说讲一般性的措施不写,重复性的措施不写,当前没有条件实现的措施不写,写的都是没有水分的干货,像这些东西确实在习总书记那,它的位置很重要,应该说这对于我们民主法治建设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四、法治中国建设将更加注重法的实施

在习总书记的讲话里面,除了民主之外,还提出一点就是法治。习总书记特别强调法治建设,他在多个场合讲法治的问题。除了在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之外,他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在中央政治局专门进行的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集体学习会上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论证了法治对于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在中国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落实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法治中国建设的途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民主法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基本精神就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实现三个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促进三个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充分说明了习总书记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视。这里面涉及到这么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是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涉及到哪几个问题?

责任编辑:王晓云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