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公务员收入的“两难选择”

如何化解公务员收入的“两难选择”

公务员工资一直是舆论热点话题。目前,我国约有700多万公务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影响的显然不只是公务员的个人福祉,更关系到国家的治理体系与成效。在普通民众看来,公务员工作简单稳定、日子清闲,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很多、待遇很好。但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公务员福利几乎全部取消,基本看不到发放节礼现象。一边是基层公务员因收入低对媒体大吐苦水,一边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的各种“吐槽”,公务员工资缺陷日益凸显,改革迫在眉睫。公务员工资如何改革,才能既改善公务员群体收入水平,又可剔除公众的诟病呢?实际上,很多问题都出在“比较”二字上。只要有科学的“比较观”,就会有正确的结论。

同一级别的公务员收入差距过大,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要注意人与人之间到底“比”什么。人与人之间要“比”贡献,“比”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每个人的“贡献”与“能力”又都是千差万别的,难有直接的可比性。因此,同类人之间进行同质的比较是一种常态。比如,公务员之间、企业家之间、技术能手之间、科研人员之间等,这些相似的人群之间的比较,才是比较精确的。笔者作为一位公务员,觉得与离笔者最近的模范公务员——吴天祥相比,都有巨大的区别。因此,收入水平也应该是在同类人之间进行比较。如果把公务员之间的收入进行比较,一部分略高于平均数的公务员会有“知足常乐”的感觉,如果把公务员的收入水平与国企、私企的高管收入水平相比,那么,各种不满情绪就会不由自主地涌现出来了。

面对社会公众的责难,由人社部牵头、财政部等部委参与的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调整方案初稿已经草拟完毕并开始征求意见。这份计划草案一个主要建议是,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根据这样的规定,平均薪酬较高的金融企业高管削减数额最大。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央企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这是多年来中央管理企业高管薪酬调整的一次大动作。尽管如此,由于国有企业负责人具有行政级别,他们的薪酬高低又蒙上了一层行政色彩。有一项调研显示,企业负责人是否愿意放弃行政级别、变身体制外,获取更高的报酬,结果是99%的50岁以上的国企负责人不愿意转变身份。

干同样的工作,允许有一定的收入差距,这是由于物价水平、生活成本、当地财政的承受能力等都存在差异造成的。但是,从全国来看,如果同一级别的公务员的收入差距过大,就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笔者担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在一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听到一段很有历史感的发言:在封建社会都可以做到“同级同俸”,现在为什么做不到?确实,封建社会的俸禄同一性,有助于人才流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