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公平,缩小三大差距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今年教育部将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今年将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
记者点评:公平涉及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学校质量等诸多方面,需要着力的地方很多。公平也是动态的,因此,缓解择校热,保障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学,这些抓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定能获得百姓的认可。
深化改革,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
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教育部今年将着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同时,将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要取得实质进展。将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推进的改革还有一些亮点:
——今年将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好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建章立制方面,教育部将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
记者点评:教育现代化是一幅优美而诱人的图景,但是,实现这个美好愿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从时间上看,有些时不我待。相信在通往目的的征程上,有关方面会快马加鞭,使中央决策落实而不落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