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机器换人”趋势(3)

摘要:第十一届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是国内制造业领域最重要的展会之一,本届制博会上1200家参展企业和7.9亿元成交额成为新年开年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

制造业发展三大困局仍需关注

从记者在展会现场走访情况看,尽管多数行业专家级参展企业对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前景普遍看好,但对于制造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忧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外资制造业纷纷“出逃”应倒逼中国制造业减少对转型升级观望情绪。受制于人力成本快速上涨,不少外国制造企业在偏爱中国市场的同时,却偏向于将生产制造环节外迁。记者梳理发现,近段时间以来,先后有日本西铁城在广州的生产基地解散,微软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等多起外资制造企业外迁。同时,松下、日本大金、夏普等公司都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

)D{Z8)~@C3F8$Z{@)MEJI5A

(图片:中国北车唐山客车公司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总装配生产线。)

“外资制造企业外迁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生产优势正在下降的信号。”专家认为,制造业近几年发展的坎坷过程证明,我国制造业整体须以平常心态对待外资外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摆脱对于原材料、人力等成本的过度依赖,减少等待观望情绪,尽快在升级中培育真正核心竞争优势。

二是核心技术应成为此次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从参展企业反映的情况看,转型升级无疑是每个企业关心的焦点。不过受制于投入等限制,一些企业的转型升级落脚在更新设备、调整市场等方向上,这是必要的,但却不是最关键的。

作为机器人领域先行企业,张天江认为,这一行业当前比拼的关键是核心技术。他介绍,公司在产品技术积累上已有10年,在核心控制系统上处于国内领先位置。随着新厂房的投入,公司今年计划在工业机器人上实现2000万元的营收。 

DP_$ABSRMK87V4`5Q8G8R@C

(图片:天津机器人邀请赛。)

滨海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王显明也认为,特别是在发展当下最紧俏的机器人产业上要以控制装置技术为核心,进行关键元器件联合开发,在通用产品的基础上按照国产机器人设计要求,使之更加专用化、实用化。在这方面,国家可增加设立首台(套)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机器人生产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

三是制造业用工荒仍旧存在,结构性人才短缺期待高素质技能工人。记者从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得的信息显示,今年滨海新区制造业年内预计用工缺口6.82万人。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汽车行业位列用工需求量前三位。长城汽车、三美电机、立中车轮、神州租车、华泰汽车用工需求较大,仅长城汽车的用工需求就高达3550人。

提高薪酬待遇、加快自动化步伐是多数企业应对用工荒的主要策略,事实上也能起到缓解作用。不过专家指出,还有企业面临的用工荒体现为结构性的,特别是高素质有技能的工人,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比较棘手。除了自身培养外,与职业学校建立对口合作培养“订单式人才”或将是重要的方式。(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