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原因,设租和寻租以及垄断限制。那么大家来注意一点,有一个问题希望大家跟我有一个辩证的思维。我们这个企业建立以后开始生产经营,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不断增强,这个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规模开始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拥有一定的技术垄断或者市场垄断地位了以后,增加值率会明显增加。但是,企业要的不是增加值率,增加值率对企业没有用,企业要的是利润。增加值率对宏观经济有用,对企业来讲没有用,宏观经济强调的是GDP,强调的是增加值的总和。对企业来讲,要的是利润高与低的问题。于是,当增加值越拉越高,增加值率越来越高的时候,企业就会做出一个重要的决策:降低它的增加值率,提高他的利润率。怎么来降低增加值率?就是把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生产专业化水平不足的工序开始外包。于是,社会分工就开始细化,新的产业开始出现,新的工序开始出现,新的创业机会、新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机遇开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生产就越来越迂回,社会分工就越来越细化,这就是经济结构正常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前提是主导企业、主导产业必须能够把增加值率先拉起来,才能去进行分工,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但是,接下来就会出现第二个情况,当我们存在大量设租和寻租行为的时候,企业把增加值率拉高,会导致很多权力部门用自己的权力进入到这个企业,把企业所创造出来的一部分增加值拿走,也就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导致企业创造出来的增加值被整个社会的无效部分拿走了。所以,社会该出现的分工没有出现,该细化的产业没有细化,该给小微企业提供的创业机会没有形成。到此为止还没有结束,政府要从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当中拿走一部分以维持政府的运转和提供政府的履职服务。本来符合税制从每一项经济活动政府都可以拿走属于政府要拿走的部分,但是那些分工细化的格局没有出现。在此情况下,政府只能做两项事情,第一项事情维持对生产性产业和生产性企业的较高水平的税负。第二个是想方设法动用政府资产所有者的身份,通过对资产的管理、出售和处置来获得财力的补充。比如说,土地财政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演变出来。所以,看似一个政府过度设权、政府过度审批给市场仿佛只是带来成本和麻烦的问题,其结果是导致了中国经济整个宏观经济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面对这个关口怎么办?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有相应的思路,最典型的思路就叫做简政放权,撤掉一切不需要进行的审批,能够简化的程序也统统撤除。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的认识是非常清醒的,思路也是非常明确的。大家也可以看出来,仿佛简政放权是一个非常小的点,为什么总理把它放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来进行分析、讨论,来进行整个思路的确定。
2015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的运行总体形势将会怎样?上述几个导致我们经济增速减速的因素,在2015年还不能完全消除,那么唯一可能有所减轻的因素就是设租寻租的现象。设租寻租的现象减轻以后,接下来就面临着下一个问题,企业还要重新累积自己的增加值率的问题,所以很难在当年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以,今年的宏观经济面我们总体预计仍将延续经济下降的趋势。
二、2015年经济三大积极因素
但是,宏观面不好,不代表微观面跟宏观面一样紧张,有一些积极的因素给微观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机遇。机遇来自于三点。
第一点机遇来自于简政放权以后给市场提供了创业空间,给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的机遇。
第二点是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会把政府大量的购买力向社会进行释放。最典型的一个购买力,原来大量的政务性服务肯定是政府自己履行,但是大量的事务性服务和辅助性服务过去都是委托政府机关所下辖的事业单位来代他履行,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推进事业单位的去行政化。再接下来,在事业单位去行政化以后,那么我们从养人变成养事,事情仍然要干,但是交给谁干不一定。于是,就会出现政府大量向市场去购买服务的情况,政府购买服务给市场主体和中小微企业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为了防止政府采购服务过程当中,中小微企业受到损害,我们大幅度降低政府采购的门槛,同时要求必须要由30%的政采资金要进入到中小微企业当中去。这进入中小微企业的30%中的70%要进入到小微企业当中去,也就是要政府的资金能够进入到微观面的最细微的部分,也是活力最强的部分。
第三点,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着一个非常好的情况——正向的供给冲击。正向的供给冲击是什么情况?一般来讲,所谓供给冲击是指税负突然上升、急剧的恶性通货膨胀或者是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大宗原材料价格急剧上升,给整个国内宏观经济带来的高成本、低增长、高通胀的情况。供给冲击在许多人的眼里都是负向的,但是我们现在正面临着大约百年才有一次的正向的供给冲击。就是能源的价格和资源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而这个大幅度的下降不是简单的市场因素所导致,而是来自于新材料革命、来自于新能源革命的快速发展,带来国际油价、铁矿石价格等急剧大幅度下滑。这种大幅度下滑给实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机遇。这叫做正向的供给冲击。
但是,在中国又表现出下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就是在这次正向供给冲击中我们感觉到压力更大了而不是更小了,企业的经营更困难了而不是企业的机遇更明显了。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举个例子,春节前台湾地区的一公升的油价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4.85元,大陆地区同样的92号汽油价格在6块钱左右。也就是说,国际油价所带来的整个的社会的能源价格降低在中国没有同步降下来。没有同步降下来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我们从原材料到大家用的能源之间的市场是垄断的。第二个是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加了一定的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审慎看待这件事情,把握住这次正向的供给冲击的机遇,要坚决彻底打破垄断。今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叫价格体制改革。要把价格体制改革推进下去,让市场和价格体系联动起来,让实体经济真正去获得资源和能源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好处。为什么企业感觉不理想?就在于别的国家的油价可能降了50%,我们国家的油价降了20%,那么结果是我们比国外的相对成本还在上升,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在下降。这种情况自然而然带来了我们经济运行当中的一定的压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