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经济视角下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9)

(二)高杠杆因素

看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

第一个数据就是信托。去年的信托贷款只增加了5174个亿,比前年下降了1.32万个亿。信托贷款的下降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就在于很多的老百姓投资了信托产品。信托业是在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从不知道信托到知道信托,到信托成为金融业中的主体力量,就两三年的时间。而且中国的信托产品最有意思的是,46%的信托产业被谁持有呢?被60岁以上的老人持有。这部分人本身是没有能力甄别信托风险,却成为信托业的主要构成群体。这部分人的存在使得国家在信托行业的调整过程中一直处在投鼠忌器的情况。中国为什么信托业这么火?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年人买了信托?我们的信托产品是怎么卖的?是通过银行的柜台,老年人去银行存钱的时候,人家说存钱利息多低,要不买个信托吧,利息高。很多老年人都认为信托产品是银行以自己信誉担保的产品。其实银行本身在其中只起到了一个代售的功能。当人民银行开始调整信托,调整到我们现在,有利于我们降低杠杆率,避免金融市场的杠杆化,这是非常有好处的。

信托下降如此之大,降幅是70%几,就会带来下一个问题,就是正常的信托产品到期以后,利息是要给你的,本金大多数是不给你的,一般来讲是发行新信托,偿还旧信托,以新换旧,鼓励别拿本金,本金还用作购买新信托,大多数是这种滚动的状态。这是正常的一个现象。但是如果以信托的这种降幅,导致新信托产品的发行困难,于是几乎所有的信托,不管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最终都会面临一个风险——刚性兑付,就是当期以后,发行不了新信托,就得连本带息的一起去偿还旧信托。一旦需要连本带息的一起还,就需要把手里的资产处置掉,当处置掉自己手里资产的时候,会带来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信托市场风险的波动。所以,这一条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警醒。所以,国务院在相类似的金融市场的杠杆率的控制上,包括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和区域性底线防范的问题上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预案和判断的。对于大家来讲,我们国家的管理水平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五、2015年宏观调控形势

(一)2014年宏观调控主要经验

面对去年非常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今年将面临的更加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那么我们必须在宏观调控领域当中要总结出经验、拿出思路。我们认为,去年之所以能够经历那么多坎坎坷坷,还能使经济在合理的期间内来运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经验是四条。

第一条经验,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这里面第一句话好理解,难理解的是第二句和第三句。

向调结构要助力。调整结构,当然代表传统产能的退出和新产业的建立,代表落后产能的退出和新技术的进入,代表传统生产工序的退出和新的生产工序的建立。这个过程既然是要有助力,那就不代表简简单单的一个退出和新建的过程,我们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要把退出的进程要适当把握好,能让它发挥生产效能的,还要让它发挥生产效能。第二件事,能基于现有的生产能力、能基于现有的生产工序进行改造,就不要盲目地大幅度地退出。以改造作为优先的选择,而不是以大幅度的强制性淘汰和产业退出作为强制性的选择。

向惠民生要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面临着财政的增收困难,那么公共支出减不减?不减!仍然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支出,保障民生。老百姓在社会福利、社会安全感不断提升的同时,自然而然他的生产意愿和他的消费意愿就会上升,那么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